故事表现了这群小鸟们的什么性格

行者无疆
精选回答
三顾茅庐体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怎样的性格?

就一句话,刘备既有情商有智商,并不是说关羽和张飞没有情商和智商,尤其刘备情商太高了,既会哭,又会摔孩子,说白了,就是不用练习的好演员。

关羽,性情中人,知恩图报,忠肝义胆,战场上,保护嫂子;又放走曹操。

张飞,粗中有细,也重情重义。

话说刘备集团的核心,便是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了。

自从刘备和关张二人先后去世后,刘蜀集团便只剩下了诸葛亮一人坚持着目标,这个目标实际上还是刘备给诸葛亮划定的。

单从四人的第一次相聚说起,那便是“三顾茅庐”的故事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四个人的性格特点。

今天,我也小小的说道说道,给大家提供点茶余饭后的谈资。

首先要从刘备说起。

其实刘备从个人初始能力来说,虽然出身还行,但是家道中落,从小过惯了苦日子。

与人接触打交道,从来都是和气为主。

但是三顾茅庐这件事,首先,刘备目标性非常强,就是要用自己的诚心,请动诸葛亮来帮助自己,其次非常执着,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从刘备和诸葛亮的交流来看,虽然刘备对恢复汉朝天下意愿十足,但是对当前形式心中非常模糊,没有一个行动计划。

所以我们从刘备性格来看,他是个考拉型。

考拉号称企业最忠诚员工。

可能个人能力有所欠缺,但是很认真,能始终坚持,能把委屈和泪水都含在自己心里。

其次说关羽。

关羽在第一次如拜访诸葛亮时,还没有说什么,但是在第一次没有见到人,第二次再去的时候,便有点小脾气了。

关羽没有直接的反对刘备去,也没有说自己对诸葛亮有意见,只是很委婉的说诸葛亮恐怕徒有虚名,不然不会躲着不见。

之后诸葛亮虽然加入了刘备集团,关羽也经常给诸葛亮穿小鞋,不太肯听他的。

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关羽为猫头鹰型性格。

而张飞不一样,张飞是典型的老虎性格。

这样的人非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个人能力强大。

经不起受气。

所以张飞第二次再去就明确说要刘备不用去了,自己去拿根绳子把诸葛亮绑过来就行了。

到了第三次,诸葛亮在睡觉,而刘备要求大家等着,张飞私下里喊着要去房子后面点把火,幸亏关羽及时拦住。

张飞的目标性很强,但是更容易被激起脾气。

而且张飞在给予他足够权限情况下也可以把事情做的很好,比如带军进四川的那次。

而诸葛亮不同了。

诸葛亮自己都说,我是一个土农民,平时过惯了休闲疏懒的生活,不想跟着刘备出去受累。

从三顾茅庐过程来看,诸葛亮交友甚广,村头路上的农夫,渔夫,牧童都唱着他的歌曲,周边很多读书分子也否和他关系不错。

不然他也不动不动跑出去找别人玩了。

另外,诸葛亮编歌曲,写文章,谋算天下,制作木牛流马,可谓兴趣广泛,个人交际能力很强,比如后来他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抗击曹操。

但是诸葛亮在进入刘备集团之前,始终是个没有什么目标的人,直到刘备给了他一个目标(帮刘备打天下)后,他便矢志不渝的坚持了下去。

所以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属于孔雀型。

探戈 2023-08-23 15:11:58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