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寒假作业初三带参考答案

从此珍惜你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化学寒假作业初三带参考答案本文简介:化学寒假作业初三(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樟脑球升华B.铁栅栏生锈C.活性炭除臭D.霓虹灯闪烁2.下列

化学寒假作业初三带参考答案本文内容:

化学寒假作业初三(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樟脑球升华B.铁栅栏生锈C.活性炭除臭D.霓虹灯闪烁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xkb1

A.洁净的空气B.清澈的泉水C.寒冷的干冰D.新鲜的牛奶

3.小明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浆,这为他补充的营养素是

(

)

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D.无机盐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都可以闻到烧毛发的气味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

色固体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6.右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属于

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7.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8.2018年11月,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引发食品安全领域的地震。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对人体血液系统会造成损害。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化剂是一种氧化物

B.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2

C.塑化剂由66个原子构成

D.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3.8%

9.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D.该示意图中共有3种分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等于8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金属与酸溶液

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

11.要除去以下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不正确的是

(

)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NaOH(Na2SO4)

Ba(OH)2溶液

BKCl(CuCl2)KOH溶液

CCO2(HCl)NaOH溶液

DCu(CuO)稀盐酸

12.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钠溶液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硫酸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

;

(2)氢氧根离子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14.(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铜、硝酸钾、氯化钠、熟石灰、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1)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

(2)用于制导线的是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4)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5)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15.(5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

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

(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3)下列

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①面粉

②蔗糖

③植物油

④冰块

(4)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5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3)t2℃时,将40g甲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

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将t3℃时等质量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

丙(填、或

=)。

(5)当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20分)

17.(4分)化学无处不在,请按要求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

(1)用微粒观点解释:洗过的湿衣服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2)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

(3)氮气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

(4)服用含

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8.(4分)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

、天然气。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

多环境问题。去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行为能产生PM2.5的是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节日里燃放鞭炮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4)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

我们要注重

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

(写一种即可)。

19.(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据有关报道,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铁制品约占年产量的20%~40%,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

(2)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Cu(NO3)2溶液、AgNO

3溶液、Fe(NO3)2溶液、稀盐酸、铜丝、铁丝、银丝。

Ⅰ、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把铁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②把铜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③把银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④把铜丝插入装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

观察到①中的实验现象是

,④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你认为小华所做的实验

(填序号)是多余的。

Ⅱ、

后来,小贝只选用了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也达到了实验目的。他选用的三种药品是

(写出一种药品组合即可)。

20.(6分)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色粉末,

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请回答下面问题:

(1)物质I的化学式是

物质E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物质F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物质C的用途有

(写一点即可)。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20分)

21.(4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

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图实验的结论是

;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C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

;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

22.(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则装置F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8分)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

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

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猜想二: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小红认为

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猜想一

正确[

步骤2: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

24

.(6分)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有缘相会 2022-07-13 03:56:38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K9教育是指什么阶段

K9教育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k9和k12教育模式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差距在于k12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们要接受12年的教育,而k9只有九年。
但是k9和k12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不论是参加k9教育还是k12教育,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老师们也会一心一意的为学生服务,学生在不仅可以参加正常的课程,还能够参加很多艺术培训。
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这两项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数学,物理课堂上,老师会帮助学生锻炼学习思维,提高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学习轨迹。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参加绘画,音乐,科学等课程,可这可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对学生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虔的含义是什么

“虔”的含义是恭敬。本义:虎行走的样子。引申为勇武、强固。诚敬;诚心。江西省赣州市的简称,古代赣州先称为虔州,宋朝时,虔州更名赣州,赣州的简称由此而来。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虔,虎行皃。”
2、《诗·商颂·长发》:“有虔秉钺。”
3、《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以告虔也。”
4、《左传·成公十二年》:“虔卜于先君也。”
5、《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造句:
1、她俩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2、人们喜欢外表的虔诚,可是里面却罪大恶极。
3、虽然祭拜神明有许多繁文縟节,但是虔诚的信徒们丝毫不以为苦。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翻译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意思是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出自《汉书·张良传》。
原文节选: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译文: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当时年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三百家奴,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而以全部的财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替韩报仇,因为他的父祖做过五代韩相。张良曾学礼于淮阳,在东面见到仓海君,发现一个大力士,做了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历史学的重大贡献。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

《采莲曲》整首诗的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自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