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车是从哪里出发接新娘

积极向上 结婚攻略
精选回答

我们租赁的婚车车队在婚礼当天主要的任务就是用来接亲的,也就是接我们的新娘,在接亲之前,所有的出发地,出发时间以及路线都是要规划好的,同时也需要提前将路线熟知,这样在接新娘的当天才不会发生错误,那么你知道婚车一般都是从哪里出发接新娘的吗?接亲路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对你来说是有一个帮助的。

一、婚车是从哪里出发接新娘

各地习俗都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是要从男方家出发,先放炮,炮响完了就出发,到女方家也是先放炮,炮响完了再停车列队,接回到男方家也是一样,先放炮,响完炮了再列队下车。

新郎可以从父母家出发,也可以从新房出发,如果婚车需要扎花车,也可从扎花车的地方出发,这就没有具体规定了。只是要记住出发前给每个婚车车队的司机每人发一个喜袋和一张路线图,摄像车上要有一个认识新娘家的人。另外,新郎不用太早出发,只要避开高峰就好。当然,什么时候出发还要考虑到路程的远近、路况等。

二、婚车有哪些禁忌

1、接亲路线

不走回头路,寓意新人一心一意走到头,不回头。

2、婚车数量安排

一般来说,中国人结婚都比较喜欢婚车数量是双数,比如6/8/10/12辆婚车比较常见,或是寓意着长长久久的9辆婚车。

3、婚车座位安排

婚车车队中的主婚车是新郎新娘乘坐的,副驾驶可以安排伴郎伴娘或者是花童坐。后面的跟车安排女方送亲的人、男方接亲的人和伴郎伴娘团,注意每辆车都要坐人,空车是不吉利的。

4、婚车选择风俗

一般有说法是不选两厢车,比如有些跑车只有两座,只能新人自己开车,而且传统习俗说法是两厢是“无后”。其次是如果主婚车选了奔驰,尾车就不要用桑塔纳,谐音是“奔丧”。

5、路遇其他婚车

在接亲的路上如果新人遇到另一对婚车,有"喜冲喜"的不吉说法,新人可以和对方互换手捧花、团扇或者绣帕等等,也有互相祝福的寓意。

6、提前跑一遍

婚礼路线要提前设计好,之后可以先试跑—遍,这样如果发现路线问题,可以尽早的改动。确定好婚车路线之后可以打印一份给婚车司机,以备不时之需。

婚车出发时间一般是早上6点左右,如果新人家距离花店较远,可以再提前点出发;如果新人是晚宴的安排,而且早上的时间比较空余,也可以在早上8、9点出发。

三、婚车接亲行驶路线讲解

1.双方婚前的接触

这个“接触”并不是指身体或者心灵的接触,而是要让俩人的八字“接触”一下,看看俩人是否有些地方是不合适的,也可算出双方在一起后会缺少什么,若命里缺金,则可选择佩戴白水晶做成的手链等饰物进行适当的补充。若缺少其他也可以效仿相应的化解方法,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新娘出门进门的风水

新娘衣服上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而且婚礼当天新娘忌穿旧鞋,所有的鞋子需是新的。另外,新娘会因婚纱过长而影响到走路,难免会有踩到新郎的时候,但踩到新郎就会有“羞夫之意”,所以,新娘在走路时一定要小心为好。新娘在进新郎家门时,忌脚踏门槛,要跨过去。婚礼当天,新娘出门时,娘家的姑嫂均需回避,因“姑”同“孤”,“嫂”同“扫”,都不吉利。

3.婚车的选择

婚车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并不是越贵重的车越好,而是最好选择有利新郎新娘命格五行颜色的车。因为婚车的颜色也可以代表五行的区分:白、乳白色汽车为金,黑、蓝色汽车为水,紫色汽车为火,土黄色汽车为土,青、碧、绿色的汽车为木。不同命理五行的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五行颜色的婚车为宜。

4.婚车的行驶路线

咋迎娶的途中,若自己的婚车与他人婚车相逢,称之为“喜冲喜”,则不吉。但可用双方媒人各自预备的花做交换,称之为换花,可避免不详之意。另外,婚车的路线则要避开医院、法院、寺庙、殡葬场、铁塔等不吉之地。负责婚车记录的摄像师也要切记勿把不祥或不吉之物摄入镜头内,以免造成新人的婚姻生活受之不好的影响。

5.新人上下车也要有讲究

从风水来看,婚宴头车的下车顺序也有讲究。新郎和新娘以一左一右分坐在婚宴头车后排座椅,伴郎一般坐在副驾驶位置,当头车到达婚宴酒店时,首先是伴郎下车,从车尾绕至左后门替新郎开门,新郎再从车头绕至右后门替新娘开门,并搀扶新娘下车。而这个顺序则是基于“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考虑,不能颠倒。

其实大家经常问的婚车一般在哪里集合,也就是接新娘的婚车从哪里出发,这两个地点是指的同一个地方,我们因为各地方的习俗不同,出发地点的说法也是不同的,我们具体按照当地的习俗来,一般都会选择新郎父母家出发或者新房出发,总之出发路线的安排一定要多多注意哦!在这里小编祝大家接新娘的路途上一切顺利,也祝你们新婚快乐!

时间不会说谎 2023-07-31 19:18:52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早期词风是什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作品多为婉约风格,属于婉约派代表词人。她有“婉约之词宗”之称,开创了重要的词体“易安体”,该词体对词坛影响深远。李清照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天才女作家,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
展开详情

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论文集》,汇集了20世纪20年代他本人撰写的论文和发表的演说。1924-1944年,康德尔担任《教育年鉴》的编辑,该年鉴以介绍当代各国教育为主,其中的文章均是由各国知名的教育家撰写的。康德...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