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儿童画苹果树(秋天儿童画)

永远的蔷薇
精选回答

1、秋天的图画 设计理念: 《秋天的图画》是一组以“秋天”为主题的新选编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而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秋天丰收之美,更为主要的是在赞美创造这一美景的劳动人民。

3、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贴画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读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情。

4、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奇画家是谁吗?”这么一个问句,使孩子的感情从欣赏秋天的美景转为寻找创造这一美景的人们。

5、并且以“梨树、苹果树、高粱、稻海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为句式,加深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佩感情。

6、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秋天丰收的景象和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体会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7、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8、3、喜欢秋天,愿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9、教学难点: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10、”这是重点句,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比喻句的形式,并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秋天诗歌丰收的季节,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贴画 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是吗!秋天来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赏? 在音乐声中贴上图画。

11、画上有什么?(用句式)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这幅图画,还把这幅美丽的图画写成一段美美的话,打开课本读给大家听。

12、2、生自由读 要想读好这段话,首先要把每个字读对,每个句子读通顺,不会念或难念的字,圈出来。

13、3、交流学习情况 (1)读生字卡 (2)看看这段话共有几句?你觉得哪一句最难。

14、(3)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句,自己用朗读来展示。

15、三、研读课文 秋天的图画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很美? (看看图,再读读课文,边读边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

16、) 2、交流讨论,朗读中感悟小朋友对秋天的喜欢。

17、(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18、) (1)屏幕出示。

19、梨树——灯笼 A、你看到了什么?梨树上长满了许多金黄色的梨,远远看去好像许多小灯笼挂在枝头。

20、B、谁把这美丽的景色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为什么要把“金黄”一词读得特别好? 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是不是也想高兴地招呼大家一起来欣赏?在前面加上两句“秋天来啦”在读一读,感觉怎么样? 怎样读更能表达高兴、兴奋的心情? (金黄的梨头像一盏盏灯笼,多么美呀!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1、) (2)屏幕显示:苹果——脸颊 A一个个苹果像什么?多像小朋友的脸蛋呀! 摸摸自己的脸颊,圆圆的、红通通的、笑眯眯的、真是太可爱了! B让我们一起带着微笑,捧起红红的脸颊,读读这句话。

22、(同桌的小朋友面对面一起读。

23、) (3)屏幕显示:稻海——波浪 A 展现在你眼前的这片稻田怎么样?自由想像。

24、B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自由读,齐读,边读边用双手做波浪的动作。

25、(4)屏幕显示:高粱——火把 A火把是什么? B 只有人才会举火把,为什么说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C 你看,秋天到了,高粱挺直了腰杆,展示自己的丰收。

26、3、用朗读赞美秋天 秋天是金黄的,秋天是火红的,秋天的图画多美呀!能看着图,不看着句子赞美吗?自由练习,可以一边赞美,一边配上优美的动作。

27、指名背,集体背。

28、四、秋天这么美丽,难怪小朋友们这么喜欢,你们知道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气画家是谁吗? 读读书,找一找。

29、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 想象一下,此时,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梨树( )好象在说:“ 。

30、” 苹果( )好象在说:“ 。

31、” 稻海( )好象在说:“ 。

32、” 高粱( )好象在说:“ 。

33、”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秋天的图画很美,但创造这图画的人更美,让一起来赞美秋天,赞美勤劳的人们吧! (音乐中朗读) 六、结合情景,展开想象 美丽的秋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勤劳的人们让我们崇敬,南飞的大雁想把这一切告诉南方的人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大雁,你会怎么对南方的人们说呢?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4、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35、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36、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7、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38、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

39、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40、4、通过让学生想象的说、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只想当个好男人 2023-08-22 17:27:05

相关推荐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11如何关机重启

苹果11关机重启的方法:同时按住左侧任意音量键和右侧关机键。在出现的滑块中,滑动即可关机。按一次音量加键,长按电源键,直到出现开机标志就可以了。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系列,搭载其研发的iOS操...
展开详情

自然界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什么

目前发现,熔点最高的物质是铪合金,熔点高达4215摄氏度。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