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和太守哪个官大
刺史 官名。
汉武帝废除了沿秦而置的监御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又称部),各州任免刺史一人。
此时的刺史为监察官,受御史中丞管辖,以六条诏书监察本州郡县官,秩八百石,较太守的秩比二千石为低。
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
汉哀帝初,改归旧制,不久复称为州牧。
东汉初又复称刺史。
汉灵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位居太守上,掌握一州军政大权,成为一级地方行政长官。
魏晋南北朝,以刺史领州,多带使持节、持节、假节、都督诸军事衔。
隋文帝废郡,以州领县,则刺史与前代太守无异。
隋唐时期,炀帝、玄宗、武则天都曾经废州改郡,不久仍其旧。
晚唐五代时,节度使、观察使所领诸州不得径自奏事上计,节度使甚至自署刺史,导致刺史职任渐轻。
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为专供武臣迁转的虚衔。
太守 官名。
原为战国时郡守的尊称。
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历代沿置不改。
南北时期,新增州渐多。
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
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明清则专称知府。
刺史就比太守大一点
太守,刺史,知州这些地方官名称是如何演变的?唐代的节度使、北宋的太守,谁的官职更高权力更大?依据是什么?这个没法比啊,唐朝的节度使是使职,没有品级的,是派遣出使地方的官,所以叫“某某使”,表示持节出使地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的级别是看他的本官,也就是阶官,也叫散官,只是后来节度使又兼职一大其他的堆官,所以节度使职权很大,管理一镇的军队、财赋、人民,并能管理下面州郡的文官,所以,他实际上成了后来清朝的总督巡抚这类了,甚至更大,因为他直管的军队对的多。
而北宋没有太守,把知州知府成为太守,因为太守是秦汉时“郡”一级长官,一种戏称,知州知府跟明清的知府差不多,职权就那么一点点,如果比起来,节度使的职权是远大于知府的
这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唐代节度使是代表天子出镇地方几个州,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地位非常之崇高。
唐朝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也就是节度使是可以直接调到中央来当宰相,宰相也可能外调藩镇节度使,也就是使相。
宋朝的太守实际上就是知某某州事,有宋有几百个这个级别的,上面还有转运使、制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