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中色彩的运用

天生我才必有用
精选回答

风光摄影中色彩的运用

要想拍摄出一张成功的风光作品,除了要有优秀的构图以及准确的曝光,更需要懂得如何运用色彩,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同时,通过色彩抒发情绪,进而表达主题内涵,本文将为你介绍风光摄影当中的色彩运用。
一、巧用色温差拍摄出色照片
受天气变化和色温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段里拍摄出的风景色彩会各有不同。拍摄者可以根据所要表现的主题来调整曝光组合,使照片的影调和色彩变化更有韵味。
下面两幅图都是通过主体和环境的色温差所形成的冷暖对比来表现画面独特美感的,丰富的色彩会使画面层次明显,具有高的装饰性。
表现的是秋天树叶的色彩。此时正是初秋,金黄色的枝叶倒垂在湖面上,与湖水中的倒影形成对称。湖面占据画面的1/2 面积,湖水被阳光打亮隐约可以看到湖中的倒影,绿色的湖与黄色树叶形成鲜明对比,使整幅画面看起来极具吸引力,十分动人。
拍摄时间选在傍晚17 点左右,此时太阳光线的角度很低,公园的大部分场景已经处于阴冷状态。画面以竖幅形式进行构图,红黄相间的树木被太阳的余晖照射得更加温暖,没有被光线照射的远方场景则呈现出一片冷白色调。前景中红黄相间的植物在光线的照射下显得更加艳丽。整幅画面具有明显的黄绿色彩反差,极具观赏性。
二、环境对风光色彩的影响
自然界是一个纷繁的世界,不同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色彩也不尽相同。一些平常的景色,在季节、气候、光线、时间的变化下,也会显现出十分美丽的色彩。每一处景物都有其不同的环境特点与情调,如江南水乡给人古朴、雅致的感觉;海岛和渔村给人活跃之感;而森林、高原给人雄伟、辽阔之感。这种对大自然的感受,是选取景取材的要点所在。
江河湖泊,总会给人一种非常广阔的气势。对于风光摄影,周围的环境不仅能够渲染被摄体,还能体现出拍摄者所要表达的意境。
上图向观者展示了一幅宁静壮阔的日落江边美景。受日落光线色温的影响,画面呈现出橙黄色调,一条江船缓缓前进,行驶的轨迹打破了江面原本的平静。为了保证天空色彩的正确还原,拍摄者对天空进行测光拍摄。受日落光线环境的影响,原本平常的场景显得格外富有情调。
清晨和傍晚的太阳光线比较弱,太阳照射到大地上,会呈现出暖色调。右图摄于清晨,当太阳冉冉升起,沉睡一晚的大地渐渐苏醒,被完全笼罩在温暖的光线之中,眼前的一切都是温暖的。拍摄者对天空的中间亮部进行测光,再根据画面效果适当调整曝光补偿值,将被光线笼罩的江面以暗调形式表现出来,与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三、色彩对比强烈主体鲜明
色彩对比可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加深人们对照片的印象。色彩有许多不同的对比法则,如冷与暖,深与浅、明与暗等,它们在风光摄影的色彩运用中各具特色。
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主体就会越鲜明、越突出,也越能吸引观者的目光。下图是在高原水源处拍摄的。金黄色的高原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蔚蓝的天空作为背景,更加衬托出画面中间部分的色彩。湖水与天空颜色相互映衬,整幅画面的色调冷暖相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许多拍摄者在外出旅游时带着相机寻找乐趣,记录身边有趣的画面。下图表现的是黑夜下的火苗,画面背景以黑色为主,呈现出明暗对比性色调。中央重点测光的利用使背景呈现出黑色影调,更加衬托了主体的光影效果,使明暗交界处的火焰显得鲜活、生动。
四、美丽的金秋色彩
当树梢上的秋叶变为金黄色时,就宣告秋天已正式来临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树叶凋零的季节。不管在山涧还是丛林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洒落在地面上的树叶。这种独特的金黄色树叶成为秋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秋天到处充满着金黄色、橙色、棕色等让人心动的色彩。即使这个时节的色彩不再鲜艳,但其柔和的色调会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拍摄秋天的枝叶美景时,由于时间和被摄体自身色彩的不同,所呈现出的画面感觉也不尽相同。右图以晚秋时节的红叶作为重点表现对象,大片的落叶铺满大地,画面中的黄色、橙色等色彩共同组成了温暖而柔和的色调,体现了秋天独特的韵味。
傍晚的光线柔和并富有美感,金黄色的树叶向观者充分展现了金秋独有的魅力,高大的金黄色树木在蓝天的衬托下十分突出。拍摄者采取近距离对焦拍摄,拉近被摄体,更加突出了树木的高大挺拔。
五、巧妙运用阴影
在风光摄影的色彩表现中,光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画面中的阴影部分不仅能够赋予照片更深层次的意义,而且可以增强画面的欣赏性。
上图中的光影效果极强。广角镜头为画面纳入了更多的视觉元素,具有节奏感和透视效果的走廊在强烈光线的照射下,得到极具形式感的阴影效果。由于光的作用,亭柱、天空以及湖面为画面注入了鲜艳的色彩,而走廊柱子的长长的倒影平铺在地面上,丰富了画面层次。
上图为拍摄者利用侧光拍摄的沙漠。受光线和沙漠地势高低起伏的影响,沙漠背光面形成了弯曲且具有强烈形式感的阴影,使画面的光影和色彩更富有对比效果。
六、利用滤镜拍摄风光照片
在风光摄影中,拍摄者应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结合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如果光线太强烈,可能会使照片曝光过度,从而影响到画面的整体色彩,这时,拍摄者可以借助外围器件搭配相机进行拍摄,如滤光镜系列产品。这类产品包括许多器件,如UV 镜、天光镜、柔光镜、偏振镜和中灰镜等。这些辅助设备可以避免因光线或是水面、玻璃反光而造成的拍摄作品失败现象。
对于拍摄者来说,最常见和最实用的滤镜莫过于偏振镜。偏振镜能够消除画面中的偏振光,突出画面色彩。在风光摄影中,利用偏振镜能够突出蓝天、白云的色彩,使风光照片颜色更加饱和、清晰。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要想使偏振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需要调整拍摄的角度。当光源和拍摄方向成90°或者接
近90°时,偏振镜消除反光的效果最明显。
上面两张图是使用偏振镜前后的画面色彩效果对比。拍摄者采用了三分法构图,将大海与海上船舶置于画面底部1/3 位置,蓝天占据画面2/3 的面积。拍摄者在拍摄下左图时使用了偏振镜,使天空、白云色彩饱和,突出了蓝天的颜色。而下右图则是未使用偏振镜拍摄的,可以看到天空部分有些过曝,而水面也由于强烈的太阳光线而产生了反射现象,整个画面色彩偏亮、色调失调。
中灰镜在风光摄影中也非常实用。它可以消除太阳光的直射现象,避免被摄体曝光过度。在不改变被摄体色彩的情况下,增加影像的密度,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

清风徐来 2024-01-13 15:18:34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