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宇录遍世界的声音 期待知音的出现

蓝天碧水
精选回答

专辑《自然的法则》封面。

李星宇深入南美热带雨林采集声音样本。

李星宇深入南美热带雨林采集声音样本。

“我是一个声音收集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星宇都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他用声音记录过cbd屋顶的清晨,他用声音记录过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的信徒,他用声音记录过乌尤尼盐湖夜晚的火烈鸟,他用声音记录过阿尔山森林的落雪……

夏天,李星宇拉上四位好友开启了“亚马逊寻声计划”,他们深入热带雨林,进行了为期的自然声音采集。

这个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录音工程专业的男生,究竟因为什么走上收集世界声音之旅?旅途中又经历过哪些意想不到的事?他建立的声音博物馆究竟能听到什么奇妙的声音?李星宇接受新京报专访,聊这一趟神奇的声音旅程。

去热带雨林

网友众筹

李星宇的声音收集起始于旅行。他买了第一台立体声便携式录音机,每当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听到一些新奇的声音,他就用随身携带的录音机记录下来。那台zoom h随李星宇去了很多地方,直到现在,他还在使用这台录音机。

五六年的时间里,李星宇整理出了几百条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随着录到的声音越来越多,他开始思考声音的意义,以及自己这种收集行为的意义。李星宇决定前往南美热带雨林采集自然声音。谈及这次寻声计划的初衷,李星宇说,平时我们居住的环境太吵,每天被无数信息包围着,“有点崩溃,所以想去寻找一个寂静的地方”。

于是,李星宇拉来了自己的三位好友共赴热带雨林。一行人都对将要开始的旅程满怀期待,但此时一个问题摆在了李星宇的面前:经费要到哪里找?

在去热带雨林之前,李星宇的信用卡里欠着好几万,而团队里其他成员对此并不知情。在临出发之前,李星宇把“亚马逊寻声计划”发布到了众筹平台上。不过他并未对此抱有很大期待,虽然项目前期就需要至少,但他在众筹平台上设置的目标金额只有。“本来我觉得能筹多少是多少,剩下的钱我可以去借,或者预支一些明年工作的钱。”李星宇说,当时自己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去做众筹的,至少先筹一点去热带雨林的钱,后期的费用回来再说。

然而,结果大大出乎李星宇的预料,众筹平台一共筹来了万,再加上一些朋友私下的资助,他一共获得左右的费用,足以支撑他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这对我来说是挺大的动力,没想到纯声音能够被这么多人接受。声音艺术大众化其实是一件挺难得的事情。”李星宇说。

在热带雨林

每天只想两个字“活着”

李星宇他们事先做了一些录音计划,但乘船进入远离城市四百多公里的雨林之后,他们发现“任何计划都是扯淡”。

李星宇坦言,当时他们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活着。“活着太难了!每天大概都有百分之一二十的死亡几率。”

李星宇一行在雨林中的生活还算规律。每天早上七八点起来吃早饭,然后出去录音,中午吃过午饭回到船上睡一觉,下午一两点钟再出去。因为野生动物都在晚上出没,所以他们天一黑就返回,八九点钟就睡觉。

虽然睡眠时间充足,但雨林里处处存在的危险让他们无法安心入睡。李星宇解释说,他们之所以睡在吊床上而不睡帐篷,是因为蛇可能会钻进来,“夜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死了”,鞋也必须藏好,防止蛇爬进去。另外,向导还嘱咐他们睡觉时把头盖住,因为美洲豹只要发现喉咙,一口上去就毙命。“所以我们晚上睡觉都把头盖住,什么都看不见,只能听见耳边的声音。那是特别没有安全感的,根本没法集中精力去休息。”

有一天,李星宇一行人在露营地旁的河里玩水、洗漱干净之后,向导安东尼奥对他们说:“你看看我们周边有什么邻居。”李星宇拿手电一照,发现刚刚戏水的河里有好多发着绿光的眼睛,全是鳄鱼。安东尼奥被称为“人肉gps”,李星宇一行可以把录音设备随意放置在雨林的各个地方,第二天安东尼奥都能帮他们找回来。

在雨林呆了几天后,他们所做的录音工作也越来越多。但李星宇发现就算深入到没有人类居住的区域,人类活动的痕迹依然存在。这可能是很多自然保护区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飞机。“这个声音我测了一下,贝,而雨林里正常的音量大概是分贝。声学里噪声差贝意味着噪声差一倍,所以那些野生动物在听到飞机经过的声音时,其实是听到了比他们正常生活中要大几十倍的噪音”。这让李星宇开始思考人和自然、和城市的关系。

回到北京

出专辑、做声音博物馆

回到北京,李星宇感到,虽然在南美热带雨林录到的声音都很震撼,但是如何呈现是一个问题。“我不愿像一个搬运工一样,把声音素材库丢给大家,而是希望通过这些声音进行思考和创造。”

在整理收集回来的声音素材时,李星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雨林里,最高频的声音是虫子,中频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叫声,再往下是环境的声音。“在这中间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频率区间,就是,它们不会长期占据这个区间,而是将这个区间作为沟通频段让出来。”

李星宇感到,虽然雨林中的各种动物不能相互沟通,但在它们之间好像存在一种法则,然而人类并不能融入到这个法则之中。城市的声音就像一个宽频带噪音的图谱,从低频到高频声音都很大。“如果把人类的声音叠加到雨林的声音里,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自然生态的沟通频段会被盖住。”李星宇说。

诸如此类的发现让李星宇开始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他把自己的思考放进《自然的法则》这张纯声音专辑中,试图解释“是自然规定了我们,还是我们重新塑造了自己?”

在《自然的法则》之后,“亚马逊寻声计划”还会有两张专辑诞生。一张是声音纪录片,还原了李星宇一行人在雨林中的真实状态;另一张与南美热带雨林土著的故事以及萨满传说有关。

倚赖于李星宇庞大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素材库,他下一步计划,要打造一个“z声音馆”。以前,李星宇把自己收集到的声音以“声音博物馆”的项目名义进行发布。而,“声音博物馆”升级成为“z声音馆”。

z的名称源于一只叫作alice的鲸鱼。正常鲸鱼的声音频率在z,而alice的声音高达z,它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李星宇说,他给声音馆起名z也是呼唤同伴的意思。“我在做的事情并不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所以我希望通过很多不一样的创作来寻找知音。我希望通过z声音馆来和别人建立连接,跟历史、文化、政治,跟生活的一切建立联系。”

未来计划

谈到z声音馆的下一步计划,李星宇表示自己一定不会再去做自然声音的采样。“别人认为我是一个自然声音收集者,但我不是,”李星宇说:“我只是一个用声音去创作的人。自然声音是一部分,城市里生活的声音可能是另一部分。”

李星宇坦言,自己不希望被别人简单粗暴地贴标签,“所以我也希望打破人们对z声音馆的认知,它在探索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所做的事情有很多方向。”

念不明你的信 2024-04-11 15:30:07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