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测试9

物是人非独自伤怀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测试9本文简介: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古代史——-主题七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专家诠解考点趋势【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有的放矢考点核心年份题型分值命题预测拓展建议1:知道孔子2: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3: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4:了解《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列举古代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测试9本文内容: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古代史

——-主题七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

有的放矢

考点核心

年份

题型

分值

命题预测

拓展建议

1:知道孔子

2

: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3: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4:了解《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009

选择题

4分

孔子和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背景;汉字的演变及特点;史学和艺

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战国时期的“和谐”主张;识别简单的汉字字体;掌握主要的艺术成就。

2010

未考查

2011

选择题

2分

非选择题

3分

【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

扎实备考

考点1:知道孔子

基础知识篇

孔子及思想: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政治思想: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的理解和体贴别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之国。

(2)教育思想:孔子开始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影响很大。

(3)典籍著作:《诗经》、《尚书》。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认识启示篇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被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2.孔子提倡“仁”的思想,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和谐社会思想的雏形,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借鉴和启发;

3.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参考,如他的“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细节提示篇

《论语》并非孔子所著,是其弟子根据孔子言语整理而成。

考点2:“百家争鸣”

基础知识篇

1.历史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

(2)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各种问题发表各自的不同主张和见解,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主要学派

(1)儒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主张“仁”和“礼”。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并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具有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著有《孟子》。

(2)墨家: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著有《墨子》。

(3)道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且相互转化。著有《老子》。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不能加以分割和破坏,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著有《庄子》。

(4)法家: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千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

(5)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战国时期的孙膑继承并发展了军事思想,反对空谈人意,提出“战胜而强力,故天下服夷”,著有《孙膑兵法》。

3.影响:诸子百家互相争论、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营造了民主、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是我国思想界空前活跃时期,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日益为统治者所接受。

认识启示篇

儒家学说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发展了儒家思想;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倡“民主”与

“科学”,猛烈抨击儒家思想。

细节提示篇

百家争鸣发生的时期在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

考点3: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汉字字体的演变

基础知识篇

1.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商朝人可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它一脉相承,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

(2)金文(钟鼎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3)小篆:秦统一后,以小篆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4)隶书: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

(5)草书: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章草中还保留隶书的波磔,以杜牧《急就章》为代表。今草将隶书的偏旁结构、象形性消失,由于它笔画相连,越发展越潦草难认,不合楷模,所以渐渐由实用转变为书法艺术了,如,晋代王羲之的《十七帖》、唐张旭的狂草等。

(6)楷书: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

(7)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认得清。是人们常用的手写体,它和楷书一样并行使用至今。

认识启示篇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

细节提示篇

1.“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特别注意王羲之的“羲”字书写)

2.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

考点4:《史记》和《资治通鉴》;古代书法、绘画和雕塑

基础知识篇

1.《史记》和《资治通鉴》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全书共130卷,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记事确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古代书法

(1)东汉:东汉末年,书法已成为一种艺术。

(2)东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擅长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他的字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唐朝:唐代张旭、怀素以草书著名;颜真卿创“颜体”,

代表作是《多宝塔碑》。柳公权创“柳体”,

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4)宋朝:著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5)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3.古代绘画

(1)西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2)东晋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人物画最为突出,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隋朝:展子虞代表作《游春图》

(4)唐朝:唐代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的作品有《送子天王图》。

(5)北宋:风俗画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6)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当时人们称他的画为“神品”。

4.雕塑与雕刻

(1)战国:编钟是战国时期湖北随州出土的古代乐器。

(2)秦朝: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杰出的代表。

(3)北魏: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北朝时期的石窟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开凿于北魏中后期,是研究我国佛教石刻艺术的宝贵财富。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大部分为唐朝开凿,最大的窟是奉先寺卢舍那佛,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

(4)隋唐: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在甘肃敦煌鸣沙山,大部分是唐朝时开凿的,有大量精美的彩色塑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唐朝敦煌莫高窟是雕塑艺术的代表,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

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被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认识启示篇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文学、史学、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是留给后人宝贵的艺术财富和精神财富;

2.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是爱国的一个表现,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具有的思想素养。

细节提示篇

1.《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2.东汉末年,书法称为一种艺术。

名师导练经典名题

【3年经典解析】——掌握绝技

无往不胜

【经典1】(2009·陕西)随着电脑汉字输入法的广泛应用,汉字书写正与我们渐行渐远。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在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下列图片所示书法精品,均是汉字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具体表现,其中属于临摹“书圣”王羲之《兰亭序》的是(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汉字字体的演变有其规律,首先要明确《兰亭序》的字体属于行书,在四个选项中,A属于篆体,CD属于草书,只有B项属于行书。所以选择B。同时还可以在字里行间发现有效信息,在B项中有“兰亭”字样,所以选择B。

【经典2】(2010·永州)2010年1月22号,电影《孔子》热映,下列不能作为孔子的主张在电影中出现的是(

A.因材施教

B.仁者爱人

C.温故而知新

D.无为而治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主要思想,根据教材内容,无为而治属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其它三项都是孔子的主要思想,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属于教育思想,仁者爱人属于政治思想。因此,选择D。

【经典3】

(2011·陕西)繁体“戰”字,在印制书籍时烧成“”,中国发明这一技术和欧洲出现类似技术分别在

A.西晋

公元4世纪

B.北宋

公元15世纪

C.南宋

公元15世纪

D.明朝

公元16世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印刷术产生与唐宋时期,唐朝产生了雕版印刷术,宋朝产生了活字印刷术,而且在15世纪传入欧洲。根据题意选择B。

【经典4】(2011·陕西)

材料一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同时,他还深刻地指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A

B

C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这所畏也;重罚者,民这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材料一所示的三位思想家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

(填字母);

(2)根据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对秦朝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三人的言语中判断,A属于法家思想,B属于道家思想,C属于墨家思想,根据题意体现和谐的是B项;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符合当时统治者的权益,逐渐被秦朝采纳,成为秦朝的指导思想;它对秦朝的影响也体现在两个方面,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答案】(1)B;(2)主张:重视法律、法治;强调法治为人治服务。影响:韩非子思想成为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但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2011·泰州)“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2011·泉州)下图人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下列属于这位人物思想的是

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改革、法治

3.(2011·清远)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而对财产只字不提。这体现了孔子(

A.礼治的思想

B.反对苛政的思想

C.教育的思想

D.民生思想

4.(2011·菏泽)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5.(2011?

滨州)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A.

“兼爱”“非攻”

B.

“无为而治”

C.

“仁”和“礼”

D.

实行“法治”

6.(2011·襄阳)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是(

A.

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二、非选择题

7.(2011·徐州)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

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

什么“绝大的影响”?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

原创)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A

B

C

D

2.

(

原创)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教导人们(

A.时常复习已学过知识

B.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C.经常不断向他人学习

D.学习生活中各种知识

3.(

原创)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4.(

原创)孔子思想中,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是(

A.仁者爱人

B.等级观念

C.举一反三

D.温故知新

5.(

原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6.(

原创)

“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二、非选择题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

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问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儒家学说从哪一时期开始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2)列举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两项宋代科技成就。

材料三

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材料三中提及“李杜诗篇万口传”,其中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谁?明清时期独领风骚的文学形式(体裁)是什么?

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不超过20字)

答案探究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1.A2.C3.D4.D5.C6.B

二、非选择题

7.(1)以德治国。

“仁”的学说。(2)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A2.B3.C4.A5.C6.C

二、非选择题

7.(1)百家争鸣;汉朝;(2)印刷术;指南针;(3)杜甫;小说;(4)言之成理即可。

8

用心

爱心

专心

叛逆中年人 2022-07-25 17:31:14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