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丽娅是谁

淡忘了过去
精选回答

众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已经宣布了无条件投降,330万的日军放下武器。然而这道命令下达之后仍然有很多日军在负隅顽抗,认为投降是耻辱的,根本不理会命令。就比如日军在黑龙江东宁所修建的一座大型军事要塞,叫东宁要塞。这座要塞中长期驻扎了13万的关东军。在无条件投降之后仍然有着几千米日本关东军拒绝投降。今天小编所要提到的嘎丽娅故事距离这里不是很远,就在黑龙江绥芬河地区的天长山要塞。建在700多米高的天长山密林中。与东宁要塞连成一道防线。

到了1945年8月9日,天长山要塞里面有日军450名。这一天也是150万苏军向日军发动突袭的日子。在攻击到天长山要塞时遇到了麻烦,要塞机关重重,火力网密集,凭借天险,易守难攻。苏军想用大炮炸山,但善良百姓告知,这里不仅有450名日军,还有150名日本普通百姓。苏军只好选择劝降。这就需要一名懂日俄双语的人。这时很多人推荐了一个叫嘎丽娅的姑娘。

8月11日苏军找到了嘎丽娅和她的妈妈。她只有17岁,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她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在绥芬河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嘎丽娅家是个小康之家,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由于家庭的温暖,她无忧无虑,对周围人充满了爱心。是个人见人爱的姑娘。邻居家的一个日本小男孩被车剐倒,造成骨折,需要输血。嘎丽娅那时不够献血的年龄,但她还是谎报年龄,给这个男孩输了血。嘎丽娅有一个百灵鸟般的嗓音,特别喜欢歌唱。她在一所学校教授音乐课和日语课,前途一片美好。

嘎丽娅的妈妈听说要女儿劝降日军当时就哭了,但嘎丽娅很愿意去。一是有苏军随行,日军已是末日不会怎样;二是不愿看到无辜的平民死在炮火中。要塞中有个叫一郎的日本男孩就是她认识的朋友。嘎丽娅的妈妈哭着将自己的红头巾给女儿戴上,希望能给她带来好运,让她平安归来。善良单纯的嘎丽娅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了。第二天,她和苏军小分队去日军要塞去劝降。一开始谈得很顺利,日军答应第二天下午3时放下武器投降。但当第二天约定的时间到时,日军突然射击,将同去的苏军打死,嘎丽娅被拖进了山洞。小分队其他苏军随即撤离回去报告。

于是苏军下令进行炮轰。整个大山都在颤抖,天长山要塞的日军投降,450名日军加上150名平民,最终仅活下来26人。苏军那个劝降小分队进要塞找嘎丽娅,仅找到她的红头巾。战后,苏军撤离了,连日军要塞投降的26名日军也被遣送回国了,没有人为嘎丽娅的事作证。她的死成了一个悬疑,嘎丽娅的身份只能是战争失踪人员。

直到九十年代,当初那了苏军劝降小分队的军官对媒体讲述了那次劝降行动,他因为那次劝降获得一枚红星勋章。他说,这个勋章应该属于中国叫嘎丽娅的姑娘。2014年嘎丽娅成为革命烈士。

关于嘎丽娅的死有几种说法:一是:当年从要塞跑出来的日本人说,嘎丽娅被拖进要塞山洞后关在弹药仓库里,嘎丽娅趁着苏军炮轰时,点燃了汽油桶,炸毁了要塞;

二是,苏军军官的说法,日军只允许嘎丽娅一人进入要塞,否则拒绝谈判。苏军征求嘎丽娅的意见,嘎丽娅一听掉下了眼泪说,我去了可能回不来了。但她还是勇敢地走入日军要塞。苏军等了很久,不见嘎丽娅出来。突然冲出一队日军,朝着小分队射击;

三是,日本天长山要塞老兵的回忆录,书中说,嘎丽娅劝降时,日军中的主战和主降两派发生激烈斗争,最后以主战派杀了嘎丽娅而结束。

嘎丽娅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7岁。那本该是五彩斑斓的青春年华。有人说,作为个体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正是由许许多多的嘎丽娅,才使得中国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逆流而上的鱼 2023-08-09 16:45:56

相关推荐

如何更改图片上的文字 这个方法还是很简便的

用美图秀秀就可以更改图片上的文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电脑上下载并打开“美图秀秀”,点击“美化图片”。选择“打开一张图片”,打开需要修改的图片。点击“消除笔”,涂抹需要修改的文字。点击“应用”即可消除文字。打开...
展开详情

神兽放假经典语录 神兽放假经典唯美语录

终于放寒假了,各路神兽欢聚一堂,势必闹个天翻地覆。“神兽”归笼!妈妈送孩子返校后哈哈大笑:他不开心我开心开心开心,在家三个月的神兽终于归笼了,期待俩个月后的蜕变!这周日是不是工作日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家里的...
展开详情

打扮自己9大技巧 让你一天都美

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压全脸:清洁皮肤后,在涂抹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轻压于全脸。肌肤外多余的油脂会容易造成脱妆。切记不要使用吸收力过强的吸油面纸,适度地吸收油脂还是使用纸巾最恰当!别忘了检查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和鼻...
展开详情

?怎么读 ?的拼音是什么

的拼音:mì和miàn。的笔画共12画。的部首为言。的解释:《集韻》眠見切,音麪。《類篇》誘言也。...
展开详情

适合发朋友圈的唯美说说短语

一、我嫉妒你身边每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他们就那样轻而易举的见到,我朝思暮想的你。二、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三、凡是离开你的,都不是你的,不管是人还是钱。做一...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于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于战国司马穰苴所著的《司马法·仁本》:“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释义为:所以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准备,必定危险。
成语典故:公元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后,晋武帝司马炎认为不会再发生大的战争,主张军队将领们不必再去从事军事活动,而让他们转业去管理政治、行政事务,并下令解散州、郡的部队。
但是,著名军事家杜预引用古代兵书《司马法》中的话,告诫晋武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能以吴国的灭亡而高枕无忧。他作为军事统帅在与吴国作战结束后,立即还镇襄阳,坚守要地,交错屯兵,使所部戒备森严,“视无事如有事”一样,从而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安定形势。
杜预死后,晋军备废弛,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给内外敌人以可乘之机,不久天下大乱。

比喻两人想法一致的诗词

比喻两人想法一致的诗词: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
2、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唐代·王维《淇上别赵仙舟》
3、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
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唐代·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项羽的意思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江苏苏州),响应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死后,又领导反秦武装主力,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秦将章邯击赵时,奉怀王之命,以次将随上将军宋义率军救赵,因宋义行至安阳后按兵不动,遂于帐中斩之,然后亲自领兵救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随后招降章邯,坑杀秦卒二十万,进军关中。时刘邦已先据咸阳,谋臣范增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未能实现,与刘邦暂时达成和解,遂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货宝。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乘机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事的部首是一还是J

“事”的部首是一,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指治事、从事;引申义指事业、事情;职事;任职、侍奉等;还可指事例、成例。
出处:
1、《书·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
2、《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3、《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造句:
1、今年就这样一事无成地过去了。
2、他对去泰山旅游一事犹豫不决。
3、老校长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
4、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从事环保事业。
5、我们的事业远没有到日暮途穷的地步。
6、青年人要有干事业的雄心壮志。
7、有些老革命同志老当益壮,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余热。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