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悬念

秋叶红红叶添香
精选回答

悬念就是一个提出故事问题、将能产生同情感的人物设置在一个充满威胁的情境中,然后再点燃导火索的过程。悬念其实就是让读者感到忧心忡忡、思绪万千。下面是考高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设置悬念

“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吸引读者——使他紧握书本不放。不管内心有多蠢蠢欲动、焦虑无助,读者都会期待着故事的延续。”

——威廉·福斯特·哈里斯 《小说写作公式》

让读者保持对书本内容的蠢蠢欲动和焦虑担忧正是小说家所期待的,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法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小说家尝试着让他的读者既担心他塑造的人物,又对人物充满好奇。“担心和好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给读者设置悬念。

《韦氏词典》是这样定义悬念的:悬念就是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

悬而未决的是什么呢?当然不是作者,也不会是读者。悬而未决的是故事问题。

故事问题是一种让读者好奇的策略。它们一般不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而是以需深入理解的叙述、亟待解决的问题或是灾难的预测等类似的形式出现。

下面列举一些故事场景,这些场景能让读者提出问题:

午夜刚过,牧师听到一记重重的敲门声。

哈里特见到乔治时,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父亲是永远不会认可这个男人的。”

莱纳斯是在圣诞节前夕和他的继母第一次见面的。

杰布去唐波斯多镇的时候,妈妈告诉他不要把那支旧柯尔特自动手枪别在腰上。

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设置悬念的方式。

除非是备受关注、详尽描述的强有力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否则故事问题都不会长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出现在故事开头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诱饵”,因为它们是用来引诱读者往后读更多的内容的。

诱饵一般是短期的、能够很快在故事中找到答案的问题。但也有些是长期的问题,只有快读到故事的结尾时我们才能解开心中的疑惑。还记得西部旧电影中的场景吗?直到日落,主角们才完成使命。观影者为了知道主角能否成功完成使命,不得不一直等到电影结束。

故事问题是一种引人注意的策略,我们有时也称之为挑逗者。它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对故事内容充满兴趣。然而,作者可能很难把握提问题的技巧。在《小说的技巧》中,麦考利和兰宁讲道:“作者必须慎思明辨,区分会迅速变得与故事毫不相干的、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策略,和能将读者真正融入故事情节中来的开头技巧……作者完全可以创作一个激动人心、戏剧化的故事开头,但必须与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相吻合。”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对读者负责,一定要确保读者能根据故事发展,对人物和情境提出合理的问题。

一篇很好的小说的开篇,在最开始就要像大师一样,以一个强有力的故事问题牢牢拴住读者,让他们想一直读下去。

《韦氏词典》列出了悬念的第二个定义:悬念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就像等待一个决定,通常伴随着焦虑或担忧。

首先,悬念是一种好奇,作者提出让读者好奇的问题。其次,作者将读者置于一种焦虑或担忧的状态,使读者又不单单局限在好奇的层面上。能让读者焦虑或担忧的悬念当然比单纯的好奇心更有吸引力。

那么,作者应该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看看下面的文字:

玛丽是一个蹒跚学步但好奇心很强的婴儿,才18个月大。她有一头色泽亮丽的金色卷发,一双蓝色的大眼睛,脸颊上还有一对儿酒窝。玛丽才刚刚学会走路,但是她妈妈很骄傲,因为她能够自己站起来了。她会站在桌子旁边,伸手去拿桌上的餐巾纸和银器,一般都能成功拿到。她总是想知道在她头顶的那些她伸手够不着的都是什么东西,就像她想知道这个神奇的世界到底是如何运转的一样。有一天,玛丽的妈妈在炉子上烧了一壶开水,然后离开厨房一会儿去接个电话。玛丽看着那个水壶凸出来的棕色铜把儿,好奇得不得了。她爬到火炉那里,然后站起来,把手伸得老高,去碰水壶的把手……

这个故事里有几个问题:小玛丽伸手会不会碰到火炉,她会不会被开水烫伤?玛丽的妈妈会及时赶到吗?但作者此处的用意不仅仅是引发疑问。很多读者读到儿这都变得很焦虑,希望不会有悲剧发生。忧心忡忡、焦虑不安,这是读者心中产生的一种比好奇心更强烈的反应。

为了让读者感到焦虑和担忧,作者首先必须创作一个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人物,也就是大多数读者都希望有好结局的人物。为了引起读者的焦虑,下一步便是将此类人物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不一定非得是肉体上的煎熬。

要把你作品中的男主角或女主角设置在一个麻烦不断的情境中,如果你创造的人物面临的威胁能让人产生共鸣,那么你已经让读者处在一种焦虑或担忧的状态中了。然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点燃导火索。

点燃导火索是设置悬念最有力的技巧,它意味着将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并且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故事中的人物必须要阻止,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抓住机遇 2023-09-10 15:02:20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亏贼是什么意思

亏贼的意思是损害。
亏贼,读音为kuī zéi,汉语词语。
出处:《墨子·兼爱下》:“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出处:《易·谦卦》:“天道亏盈而益谦。”
例句:《战国策·魏策一》:“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近义词:损、缺。

什么是标兵

标兵,读作:biāo bīng,意思是:
1、阅兵场上用来标志界线的兵士。泛指群众集会中用来标志某种界线的人。
2、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或单位:树立标兵;服务标兵、生产标兵、安全标兵、质量标兵。
出处:
1、明沈德符《野获编·督抚·整饬兵备之始》:“但承平日久,仍如守土之吏,无标兵可练,无军饷可支。”
2、《花月痕》第四十六回:“试问各道节度共带枢部之衔,且有标兵之掌,如何说得不知兵。”
3、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他杀得性起,不再同刘芳亮等互相照应,率领着自己的标兵追着一股敌人不放。”
造句:
1、他对自己能当选学习标兵感到十分荣耀。
2、王大伯过去是捕猎的能手,现在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兵。
3、他的母亲不仅在厂里是生产标兵,在家里也是个好主妇,大家都称赞她精明强干。
4、丘盈盈是我们班当之无愧的学习标兵。
5、我们学校中午都会公布星级达标班级,每到念我们几星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七上八下,生怕没有得到了标兵班。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意思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是结构助词,不译。出自《富贵不能淫》。
原文节选: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苏轼哪里人

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