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是个有名的剑客,为何还打不过秦王

桃花旗袍
精选回答

嬴政身为秦王,每天要管理秦国的很多事物,而他又是历史上出名的工作狂,这样一个人,每天用来习武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然而荆轲却是很有名的一位剑客,还当了燕太子丹的刺客,他的武艺理论上来说自然是比秦王高很多的,但是为何在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大殿其他人没有带兵器,士兵又在殿外,两人几乎可以说是一对一交战,为何荆轲却还会失败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嬴政成长史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其父为秦庄襄王,其母为赵姬。公元前257年,赵国想杀秦庄襄王,秦庄襄王丢下赵姬和他,逃回秦军大营。赵国又想杀他母亲和他,幸好赵姬是有钱人家的女儿,才能躲起来,侥幸活命,俩人在赵国一直躲到嬴政8岁。

嬴政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被立为秦国的太子,这时赵国才送嬴政及其母亲回秦国。他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才继位当上秦庄襄王,可秦庄襄王也不过才继位3年,就去世了,享年才三十五岁。十三岁的嬴政被迫上岗,担起秦国这个重担。由于年少,他把吕不韦尊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

这朝政大权给出去容易,收回来可就难了,一直到他21岁那年,他才算彻底亲政。他亲政期间发现了很多问题,因为各国的语言不通,文字不同,风俗也各异,经常会因为一些误会而引发战争。他经常在想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国家真正的长长久久的处在和平中,想来想去,唯有以战止战,如果大家都说一样的话,用同样的文字,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

他24岁那年,赵燕两国发生战争,赵国出兵攻打燕国,而秦国以救助燕国的名义攻打赵国,抢占了赵国的许多郡县地盘。又过了两年,他连借口都不再找了,直接出兵攻打赵国,在抢来的地盘上设立雁门郡和云中郡。之后他就开始一统天下的壮举,不过三年,他就逼得魏国不得不把部分土地拱手奉上,而韩国也被迫把南阳地区献给了他。

但嬴政怎么可能只要一个小小的南阳就满足,他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次年,又让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国的王上,韩国就此灭亡,他在韩地设立颍川郡。同年,赵国发生大旱灾,他派大将王翦率领士兵直下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次年,赵国破,他在赵国建立邯郸郡。

燕国太子丹一直在秦国做质子,眼见着秦国对周围各国虎视眈眈,害怕燕国是嬴政的下一个目标,于是他赶忙逃回了燕国。嬴政32岁那年终于向燕国发兵,失去屏障的燕国,已然成了嬴政眼里的一块肥肉,燕太子丹面对如此危机,有自知打不过强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却不知该怎么办。

燕太子丹到处拜访高人,企图从中找出能解决燕国危难的办法。这时一个叫田光的隐士,向太子丹举荐了一位勇士,这位勇士就是荆轲,为了守住这个秘密,田光不惜自刎而死。

2、荆轲的漫漫人生路

荆轲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勇士和剑术高手,若是他能去刺杀秦王,秦王一死,秦军必定大乱,届时燕国之危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可惜他们还是不够了解荆轲此人,甚至荆轲对自己也有些自视甚高了。

荆轲自小就喜欢读书舞剑,他本是魏国朝歌人,他想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做个官,卫元君没有任用他,他就开始了漫游之路。荆轲漫游曾路过榆次,盖聂当时就在榆次,盖聂是当世真正的剑术大师,世上能打得过他的屈指可数。荆轲就和盖聂谈论剑术,说道不对的地方,盖聂用眼睛瞪他,荆轲低着头就走了,有人劝盖聂把荆轲找回来,谁知他派人出去一打听,荆轲当时出去后就乘车离开榆次了。

派去的人回来禀告完,盖聂毫不惊讶地说:"本就该走了,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自然就离开了。"这话是从一开始就没对荆轲抱什么希望的意思。

荆轲游历到邯郸,鲁句践跟荆轲下棋,两人争论下棋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大声说了他两句,荆轲却又悄无声息的逃走了,并决定再也不要和鲁句践见面了。荆轲游历到燕国之后,和当地的狗屠夫还有高渐离成为好朋友,天天在一块儿喝酒玩闹,喝完了抱头痛哭。

荆轲游历过许多诸侯国,每到一个地方就喜欢和当地的贤士豪杰还有德高望重的人结交,当然盖聂和鲁句践是个别失败的特例,因此它的名声一直都很高。燕太子丹找上他的时候,对他十分礼遇,甚至对他下跪磕头,感谢这个时候上天把他派来拯救燕国。

当时太子丹就立刻尊奉荆轲为上卿,给他最好待遇,安排他住最好的房子,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还送他奇珍异宝,车马,美女什么的也都不时献给他,任荆轲随心所欲,以便满足他的心意。这大概是荆轲这一生活的最奢华快乐的时光了。

可过了许久,还不见荆轲有行动的意思,形势越来越严峻,于是去找荆轲问明情况,荆轲却说刺杀嬴政须得近身,我现在没有能靠近嬴政的机会。又说嬴政重金悬赏樊於期的脑袋,若是能接樊於期的项上人头还有燕国的地图,想必就能靠近嬴政了。

太子丹却犹豫,樊将军是穷途末路才来投靠他,怎么能因为自己的私利就如此伤樊将军的心,希望荆轲想别的办法。荆轲别的办法没想,太子丹不忍心,他就私下去找樊於期,樊於期听说他是为了杀嬴政,当即就自刎,自动送上自己的项上人头。太子丹听到这个消息赶去已是来不及,只能痛哭一场,然后让荆轲带着樊将军的人头,还有燕国的地图,前去刺杀秦王嬴政。

3、刺杀行动正式开始

为了杀嬴政,太子丹花百金买了最锋利的匕首,然后让工匠在上面淬毒,甚至用人实验,只要见一丝丝血丝,就没有不死的,可见这毒是真的狠毒。荆轲终于到了秦王的面前,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荆轲捧着樊将军的人头,还没到近前,秦舞阳的脸色就变得唰白。

荆轲解释说是秦舞阳没见过大世面,所以害怕。害怕是真,至于为什么害怕就不知道了,嬴政也是见过无数人的,他能坐到现在的位置,岂能不多留个心眼。嬴政对荆轲说:"递上舞阳拿的地图。"荆轲就等着这句话,只见他慢慢展开地图,走上前去,等走到嬴政面前,地图正好展开,现出里边的匕首。

说时迟那时快,荆轲左手抓住嬴政的衣袖,右手就往前刺,嬴政慌忙躲过一击,去拔剑,剑太长一时没拔出来,荆轲意欲再刺,嬴政直接挣断了衣袖,向后躲去。这时满殿大臣才反应过来,可上朝不允许带兵器,他们一时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帮忙的,嬴政躲出一段距离,抽出长剑,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倒下后,举起匕首掷向嬴政,嬴政这次早有防备,轻轻松松就避了过去,嬴政又接连攻击荆轲,共刺了他八剑。其实认真查查荆轲的过往就知道,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实战的经验,而嬴政呢,秦国的国君天生血统里就带着尚武的传统,小时候在赵国又是东躲西藏,为一统天下,他还上过战场,四处征战,见过的死人犹如过江之鲫,论实战经验,荆轲完全不能和他相比。因此在和荆轲的打斗中只一开始没太多准备,后来嬴政完全掌握主场,反应敏捷,出手快狠准,荆轲只有被吊打的份儿。

荆轲临倒下之前还不忘放个狠话,顺便把太子丹买的干干净净,荆轲说:"不是我杀不了你,只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来回报太子殿下对我的知遇之恩。"这时殿外的士兵才终于赶到,一拥而上给荆轲补刀,把荆轲扎成了马蜂窝,再无气息。可惜燕太子丹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嬴政不止毫发未伤,还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攻打燕国。

而燕国害怕嬴政,在嬴政还未出手时,就已经先把太子丹杀了献给嬴政,希望嬴政能放过他们。嬴政还是没有放过他们,燕国在嬴政三十七岁那年被灭。嬴政从他登基第十六年开始,到他灭齐,耗费了10年时间兼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中国也进入了君主的帝国时代。

黎明前的安静 2023-09-23 12:45:54

相关推荐

形容爸爸外貌的词语

1、铜筋铁骨: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2、肠肥脑满:形容生活优裕,养的很胖的样子。3、瘦骨如柴:形容十分消瘦的样子。4、大腹便便:指形容肥胖的样子。5、面黄肌瘦:脸色发黄...
展开详情

孟氏家谱辈分排字

孟氏家谱孟家后代的排行家谱,采用清朝皇帝御赐的辈分的排行,具体如下: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
展开详情

和老板谈话技巧

1、你主动和领导谈心打招呼作为下属,积极主动地与领导交谈,渐渐地消除彼此间可能存在的隔阂,与上级关系相处的正常、融洽。2、聆听领导谈话要表示出认同与受教聆听领导谈话时,在听讲中要随时露出感动、认同的表情,偶尔重...
展开详情

安徽阜阳颖州区有什么镇

全区辖共有5个街道、7个镇、1个乡:鼓楼街道、文峰街道、清河街道、颍西街道、西湖景区街道、王店镇、程集镇、三合镇、西湖镇、九龙镇、三十里铺镇、袁集镇、马寨乡。...
展开详情

单反相机模糊怎么调

单反拍照,拍出模糊的背景,需要调整相机的景深:拍摄物与背景尽可能距离远、镜头与拍摄物尽可能距离近、使用大光圈(光圈值f越小)、将变焦倍率(焦距)设置成最大。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当数字...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西门豹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门豹》课文主要内容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西门豹》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雪月是什么意思

雪月,汉语词语,拼音是xuě yuè,意思是指明月。雪和月。
释义:
1、明月。
出自唐代贾岛《酬胡遇》:“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2、雪和月。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造句:
1、透过书籍,人们可以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百般生态,去感知风花雪月,去领略高山流水,去体验世态炎凉。
2、大理美景“风花雪月”一如其名,自是美不胜收。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有: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译文: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4、列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译文: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代杜甫《望岳》
译文: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译文: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译文: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9、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题乌江亭》

译文: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10、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掌管大事的人一定要考虑到宏观的、长远的事情,而具体去实施的人却一定要清楚细节的、切近的事情。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代李白《上李邕》

译文: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13、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代李绅《答章孝标》

译文: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

14、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译文: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1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代杜荀鹤《小松》

译文: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归宿感什么意思?

归宿感的意思是回到家的感觉,家里安全、放松、有关爱、认同、包容、和谐与温暖。
归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guī sù,意思是意向所归;止宿;结果,结局;最终着落。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示例:宋·秦观《韩愈论》:“别白黑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苏秦、张仪之所作是也。”
感是汉语一级字,读作gǎn或hàn,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动人心也”,由此引申出触碰、觉得、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等含义;由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申为向对方表示谢意;由觉得引申出生物体因病菌或病毒侵入而发生病变的含义。又用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等。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