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教学反思

泛黄照片 高中英语
精选回答

小编寄语:作为一名高三的英语老师,要教好高三的课程,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这一年中,教师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高三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大家去总结和反思。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三英语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回首高三这一年的教学工作,对自己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磨砺,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今年高考英语题型的突然变化,曾给我带来许多迷茫,但也促使我更多的去学习,研究新题型和高考,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强的的考试技巧指导及训练,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以下就我对复习备考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简要作以总结.

一、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在高考前我认真学习并分析了高考题的类型,目的是总结规律寻找突破口.从历年高考试题的整体研究中找共性;找趋势;开拓性地抓复习备考.今年高考新增加的题型,一个是语音和对话,另一个为单词拼写,对这两项,我制定了针对性的复习.

二、制定计划,加强复习的目标性

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把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1.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近年来高考英语大量的阅读考查,促使学生要有一定的词汇量,而且今年高考新增加了单词拼写,因此,在高三我狠抓了五册课本的单词短语的巩固和扩充,以及重点句子和课文背诵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要求逐一过关,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

2.突破重点,注重实效.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进行语法专项和题型专项的强化,为提高复习实效,我紧扣"一个中心",做好"三个突破".

"一个中心"就是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三个突破"就是突破完形填空,突破阅读理解,突破书面表达.这三个大题在高考试卷中分值比重大,也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我把它们列为高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注重技巧,突破完形填空.

针对完形填空题的特点,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1.快读全文,整体理解全文大意.

在不看选项的情况下,快速阅读整篇文章,了解全文大意.要求学生认真,重点理解句子意思,了解文章背景,理清文章内容的线索.在快速阅读过程中,不要急于动笔选择答案,要一口气读到底,遇到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往下读,以求纵观上下文,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从而确定判断选择的基本思路,切忌看一句选一题.

2.细读短文,选择答案,上下文联系,通篇考虑.

3.在做题时,如遇到一题确实答不出,可先跳过去往下做,在下文中寻找上题的暗示或者信息.

4.对于有些题,不要去钻牛角尖,用常规思维去思考,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当然,为突破这个难关,我选择了一本完型填空训练对学生坚持强化训练,日积月累.

(二)大量阅读,突破阅读理解.

进行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我在选择阅读材料时首先注意内容的广泛性.其次,适合学生程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不能只考虑到扩大词汇量和迅速提高解题能力,一味偏重选生词多的文章,结果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提高能力极其不利.同时,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也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地使学生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

在实践中,我着力于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

①快速的浏览能力;

②巧妙的猜词能力;

③独立的分析能力;

④准确的捕捉主题句的能力;

⑤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

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就如虎添翼,具备了较好的自学能力.即使毕业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也将会受益无穷.

(三)提高水平,突破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中的基础写作是近似于翻译的"写五句话",要求学生从表达信息的角度组织文字,而且将信息嵌入英语特定的框架(即句型结构)中.它的完成有赖于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学生不敢动手,有畏难情绪,表达不准确,辞不达意,文章条理不清,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在高三复习时注意了这么两个方面:

1. 抓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的积累.

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所以掌握住三千左右的常用词,词组和句型,基础写作就有了基本保证,也达到了大纲的要求.

2.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

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可以少出错误.当然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加强各种体裁的短文写作也很有必要.

3. 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针对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三复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做足够量的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但训练必须讲求实效,不能不分试题优劣,不顾训练效果,盲目搞题海战术.在资料的选取上,我以精制滥,认真筛选,高考试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导向性,成为我首选的训练题.我给学生订了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精选,让他们训练,然后认真评讲,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每周一小练,双周一大练(综合训练),训练适度,效果比较明显.

三、增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调整心理,树立信心

要参加高考了,学生心理压力很大,对英语这样的学科,他们很难静下心来梳理总结,而且语言是无边无际的,有时背会了一千个单词,也不一定能做好一套试卷,所以学生很难体验到成功.因而要经常与他们沟通, 多关心,多鼓励他们,多给他们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陪伴他们坚持到最后.比如我在训练作文时,利用批改的机会与他们进行书面对话,有时进行面批,我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鼓励他们大胆的写,哪怕只是一两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感觉效果突飞猛进.当然这离不开他们三年来语言的积累.

四、高考带给我一些反思.

(一)高考试题选材求新,求异的特点和向语段,语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侧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在注重本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跨学科知识渗透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二)要真正吃透高考考纲和高考对高三学生的能力考查要求,在复习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去粗取精,不要花费太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去讲解收效慢的知识内容.

(三)高考英语的总趋势要求高中教师要不断充电,迅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要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这对于高三备考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高考教学更是如此.在这一年,我收获了成果,也留下遗憾,但我仍然会继续努力的.

宁静随缘 2022-10-16 19:28:23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说明方法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

秋赏菊的前一句是什么

“秋赏菊”的全句是“踏秋赏菊去登高”,上一句是“重阳节,要敬老”。
出自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课文识字2《传统节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酯化反应可逆吗

酯化都是可逆反应,酯化在浓硫酸中进行,同时生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所以是可逆反应。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这样的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精卫填海是民间故事吗

《精卫填海》是民间故事。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的女娃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把“精卫填海”神话归于不同的神话类型。“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不仅如此,“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中国上古神话中记录了很多典型的非自然死亡,其中的意外让人看到了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能为力,同时也透出了生命的脆弱。女娃的死就是一种因事故而亡,展现出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
著名作家茅盾则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