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日美景的作文600字范文

感谢经历
精选回答

秋天真的是一幅美丽天成的画卷。夕阳西下,飒飒秋风,牧笛声声,芦花飞扬。湖水碧蓝,沙滩幽静,瓜果飘香,明月高悬。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整理了三篇关于秋天美丽景色的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流传千古的民歌,勾勒出了我的家乡——大青山脚下的呼和浩特。这里位于祖国的北方,四季分明。这里既有夏的炎热,又有冬的银装素裹。同样,在这里,也绝对少不了秋的华丽转身。

秋天,在任何地方都是别具一格的。在我的家乡,春是羞涩而略带荒凉的,夏是火热的,秋则仿佛黄昏的夕阳,是严冬到来前的一抹浓浓的色彩,用绝对的华丽来送别一年的温暖。家乡的春、夏或许不及江南的精致,但家乡的秋却处处展示着华丽。

中秋节过后,满城的白杨仿佛被施了奇妙的魔法,原本苍绿的树叶,仿佛在一夜间被涂抹成了灿烂的金色。在某个围栏上的一角,曾经在夏日里绿油油的挂叶,此时则仿佛一团火焰,在满城的金色中显得格外扎眼,好似干柴中升腾起的一团火焰。而楼前的那一排苍松,虽然已经微微泛黄,可是在如此扎眼的场景里,绿色无疑带来了一抹宝贵的清新,柔美了整幅红黄色调的油画,平添了一股美艳。

如果说城里的秋是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那么山中的秋,则是纯粹的颜色碰撞。在重阳节前后登上大青山的山巅,俯瞰山下,秋风划过,黄草飞舞,在金黄的白桦树中,红枫仿佛是一片火焰碰撞在满山的黄金中,碰撞出了一幅华丽的秋景图。山下的一条小河,穿过大片的山林,好似一条长长的丝带飘落在山林之中,静谧地流淌,只能隐约望见风拂过河面的所荡漾起的水波。夕阳西下,一行大雁向南飞去。我躺在黄昏的山上,在夕阳下不觉的陶醉了,也不觉的忘记了时间。脑海中浮现出“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场景。只是望着眼前的山林、小河与夕阳,只是享受着余晖打在脸颊上的柔美,好像时间永远的停止了……

天依旧高邈而深邃,树依然是金灿灿的一片,红枫依旧好似一团火焰,家乡的秋还是美艳而华丽依旧。

范文二:

深秋到了,走进空旷的校园,一阵冷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凉意.

秋天的校园仍旧光彩宜人,树依旧是那么绿;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校园的花坛里落着从树上落下来的几片黄叶,人们的呼吸在的空气中凝成了乳白色的热气.

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太阳仍旧天天上班,给予植物足够的光和热,使它们能够在寒冷的深秋依然长得很好.

校园里的树时而随风摇摆;时而站立不动;时而从树枝上落下几片可怜的树叶.然而,这些并不影响绿树在深秋的魅力.校园里的花都照样开放,蜜蜂照样忙碌得采蜜,有许多蜜蜂在花的周围飞来飞去,在寻找哪一朵比较好.

深秋的天空异常肃穆而爽朗,在自习过后,天空一片漆黑,让人感到很神秘,高高的天空有几颗星星来点缀,让人猜测:别的星星都到哪里去了?

我爱深秋、爱这爽朗的天空、爱这有一丝凉意的季节!

你悄悄的走来,默默无声,一眨眼,大地披上了金色衣裳.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麦子香味四飘,那亩亩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 ;近看,麦子,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地里的人忙及了,"唱一曲呀收获的歌,收了麦子,收高梁啊,收了玉米,收大豆啊,收获完了送国家啊."悠洋的歌声道出了农家秋收的喜悦.

你悄悄的走来,带来一见黄衣裳,一见红衣裳,瞧着边的山,象是渡上了一层金色.飘飘悠游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一伙在半空中盘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赫石,你看,它多像一个顽皮的小鬼,瞧那边的山上,高梁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的像火焰似的燃烧.这一黄一红的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甚至都忘了在过几天,寒冬就要来临了.

你悄悄的走来,带来了美丽的秋光美景,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听,锣鼓喧天,好热闹,忙了一年的人们脸上露出了内心压仰不住的喜悦:"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我迷恋着秋!秋--绚丽多彩的时节, 果实收获的时节,欣欣向荣的时节.

范文三:

秋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不知疲倦的太阳释放着毒辣的日光,树木萎靡不振地耷拉着几根晒干的枝条,几朵被阳光晒成金色的小花蜷缩在阴影里,无精打采地撑着小小的花瓣伞。然后,突然有一天,太阳被一阵阵清爽的秋风攻陷了,花草树木尽情地绽放着最后的生机,稻田里翻起了金色的麦浪,枝头挂起了微微泛红的灯笼,秋他这轻快的脚步来了。

秋有着秋的性格,安静、沉稳、不张扬。如果春天是温柔妩媚的小姑娘,夏天是开朗美丽的少女,那秋就是慈祥的阿姨。她耐心地用清凉的秋风一点点褪去打地的夏装,将广阔的草原一笔笔刷成了金灿灿的颜色。她总有自己的方法,将那总是梗着脖子顶嘴的高粱教育得满脸通红,把那任性的`太阳乖乖劝回家。

草原上的秋似乎是萧条的,满目枯黄的草与萧瑟的风声令人心中十分惆怅。草原的秋似乎已经毫无美感可言,花草都已凋零枯萎,小动物们迁徙的迁徙,冬眠的冬眠,每一个来观光的游客都会失望而归。可是,如果你细心去寻找,还是会发现草原秋天的美。金色的草地上点缀着几丝旧绿,金黄的毛莨遍地都是,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草原的秋风似乎少了一分安静与沉稳,她就像家乡的人一样,热情、开朗。她呼啸着、席卷过草原的一切,莽莽撞撞地冲撞着。一不小心,她卷着大片的乌云跑远了,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可等她再赶回来就糟糕了,绵绵秋雨遇上了呼啸狂风自然不是好事。只听“轰隆隆”一声雷响,窗玻璃顿时噼里啪啦乱响。所谓秋雨,似乎应当轻柔,温柔地洗刷这田野和草垛。可家乡的秋雨似乎太过于狂暴,发起火来丝毫不逊于夏雨的凶猛。秋雨还时常夹杂着冰雹,乒乒乓乓敲击着大门,似乎想破门而入。这时你虽然心疼院子里的奇花异草,可也只得等雨势稍有缓和时夹着尾巴溜出去,又被打得屁滚尿流地逃回来。

家乡的秋天似乎太过凶猛,任性而不讲理。可她有时又温文尔雅,真让你搞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她。

可是,这样的秋,我喜欢。

舵手 2024-05-18 15:12:44

相关推荐

国考研究生能不能以本科专业报名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如,招录职位表中要求限本科学历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
展开详情

兰州理工大学学费

兰州理工大学学费兰州理工大学学费为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5500元/学年;工科类专业47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800元/学年;理科类专业4300元/学年;外语类专业4400元/学年;其他类专业学费为4000元...
展开详情

适合专科生考研的学校

适合专科生考研的学校适合专科生考研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吉首大学、湘潭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
展开详情

考研后第一学历是什么

考研后第一学历是什么如果读完本科后直接进行考研,进修研究生,那第一学历为硕士;如果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才进修研究生,那第一学历就是本科。第一学历是不间断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学历。考验后的第一学历是什么1、如果...
展开详情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为需要为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需要为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需要为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高...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