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简介及生平事迹

天会亮心会暖
精选回答

在群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八大家中,还有一个人似乎并不夺目。那时,他没有响亮的名号,也没有传奇的经历,更没有显赫的官职。他就是八大家中最不起眼的曾巩。

曾巩简介及生平事迹

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

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

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生平事迹

曾巩生于1019年,1057年中进士后,先任太平州司法参军,1060年经欧阳修举荐,分别任过馆阁校、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在京九年,一直从事古籍整理工作。

后经本人要求,先后任越州通判,知齐、襄、洪、福、明、毫诸州。任地方长官十二年。一心为民,所到之处,都关心和帮助解决人民疾苦。

他在任齐州太守时,有一周姓豪族,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官吏不敢过问,曾巩到任后,将周家首恶“取置于法”,解人民之忧。

齐州地势低洼,常遭水患,他倡修水利,对内外水位进行彻底治理,修渠道、筑水厅,既解决了城内水患,又有利于农业生产,美化环境。他为百姓干了很多好事。

在他离任后,当地人在大明湖畔建了座“南丰祠”来纪念他。在知襄州时,他发现前任遗留下来的一宗案件,冤情严重,经他评审,原罪释放了在押的一百多人。

在知洪州时,正遇洪州发生瘟疫,他迅速采取措施,使各县镇备好药物,及时送到患者手中,对患病不能自理的百姓,由官府收养,提供官宿和医药,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把许多人从死亡线上解救出来。

在知福州时,发现官府果园占地很大,与民争利,曾巩下令取消官府这项收入,让利于民。

1080年,曾巩奉命在沧州任职,路过汴京时,神宗听取了曾巩对财政的看法,觉得他很有才能,将其留在京城,在三班院供职。

1082年,曾巩任中书舍人,1083年病逝。

在济南为官两年期间,曾巩都做了什么

曾巩从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至六年九月,知齐州(今济南)军州事。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但在任职期间政绩卓著。

他兴修水利,振兴教育,整肃治安,为民减负,为济南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1071年,52岁的曾巩踏上齐州的土地。在这里,他首先做的就是整顿社会治安。当时齐州有一豪门之子“横纵淫乱,至贼杀平民,污人妇女”,民愤极大,但由于该豪门勾结权贵,州县官吏无人敢过问。

曾巩一到任,即将该豪门之子“取置于法”。同时,他推行《保甲法》,规定州县属民按居住地保伍,外地入境者,行旅住宿要登记;发现盗贼,邻里要鸣鼓报警,相互驰援。

经过一番整治,当时的齐州“寇攘屏迹,州部肃清。无枪鼓之警,民外户不闭,道不拾遗”。

社会治安好转后,曾巩开始着手兴修水利,北水门就是他主持修建的。1072年,曾巩利用原来的城门,修建了水闸,根据水量的多少来开闭,解决了城北的水患。

此外,他还主持修建了百花堤、百花台和北渚、环波、水香等亭,以及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等七桥,使当时的西湖(今大明湖)成为济南的一大名胜。另外,他还为趵突泉定名,并在泉边建造了历山堂和泺源堂。

在齐州期间,曾巩还积极推行王安石新法,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重视发展教育,恢复汉以来的《尚书》之学。

在集役疏浚黄河时,由三丁出一夫改为“九丁出一夫”,减轻了百姓负担。曾巩任职期间,齐州“仓廪实”“里闾安”,一派升平景象。

曾巩在齐州任职期间政绩卓著,文学创作也进入高峰。据统计,曾巩《元丰类稿》一书中所收录的其关于齐州的文章有10余篇、诗达70余首(占其全部诗作数量的1/6多),其中题咏济南风物胜景的就有五六十首。

曾巩在齐州时,为这里做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当他奉调知襄州军事时,百姓“绝桥闭门遮留”,他只能“夜乘间乃得去”。

百姓对他恋恋不舍,他对齐州也满是眷恋。离任途中,他写了一组告别诗,其中一首写到: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曾巩的主要成就

在政治上,曾巩倡导改革,力主法律的公正执行和政府的廉洁。他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了多项改革措施,旨在减轻百姓的税赋,抑制豪强的横行,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

这些措施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一些贵族和权贵的不满,但在普通民众中却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曾巩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以其清新脱俗、深刻内涵而闻名。他的诗歌和散文不仅流传至今,还被后世学者广泛研究。

曾巩的文学作品在当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他的写作风格被许多后来的文人所效仿。

除了政治和文学成就外,曾巩还是一位儒学大师。他的儒学思想深受其师欧阳修和范仲淹的影响,强调道德修养和学问的重要性。

曾巩认为,只有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深受朝廷和学者的重视,并对后世的儒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巩的一生,不仅是个人才华和努力的象征,也是家族荣耀和文化传承的体现。他的故事启示我们,不论是在学术、政治还是文化领域,持续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都能创造出不朽的成就。

曾巩及其家族在科举考试和朝廷政治中取得的成就,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段难以磨灭的辉煌篇章。

留下 2024-06-12 15:16:24

相关推荐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②都是自信的误区 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

题目内容: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②都是自信的误区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是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负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它...
展开详情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

题目内容: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五音不全指的是哪五音

五音不全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人们是以这五个音为音阶。五音不全在汉语中是一个成语,通常指“音盲”,他们对音乐缺乏理解,不能正确唱出准确的音高。
五声音阶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五音指“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征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
五音中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征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木石之心什么意思

木石之心意思:指如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木石心其实是儒家的一种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击政务,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的意思是:是天性;是本性。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意思是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选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以其人之道下一句

“以其人之道”的下一句是“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庸集注》是朱熹对《中庸》作的注。《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