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传下来的姓氏是哪个

冰清一洁
精选回答
有人说“有四个姓氏的后代,非华夏子孙,可能是九黎蚩尤的后代”,是哪四个姓氏?是真的吗?

涿鹿郊野,两军对垒。

面对“兽身人语,铜头铁额”的蚩尤兄弟81人所率九黎部落,黄帝九战而不胜。

危急时刻,九天玄女助力黄帝摆出"奇门遁甲",敲响用夔牛制成的80面战鼓,“声震三千八百里”,连续“九击止之”,蚩尤兵心神颠倒,元门大门,败如山倒……这场发生在上古时期,决定华夏民族历史走向的战争,以黄帝斩蚩尤而告终。

那么,蚩尤的后代去了哪里?据目前所知,至少有4个姓氏或5个姓氏并非出自炎黄,而是蚩尤的后代。

1、蚩姓现存的蚩姓人,全是蚩尤的后代。

作为罕见姓氏,目前主要集中在云南,在江苏武进、四川盐边也有蚩姓人家,在国内的总人口不足千人。

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后,一部分从属于蚩尤部落的人们,因为不愿意归降黄帝,经过长途跋涉,迁徙到遥远的边疆地区,主要分布在如今的云南、四川、湖南等地。

随后,他们他在洞庭、彭蠡之间建立了三苗部落,形成了多民族的联盟氏族。

据记载,蚩姓为“蚩尤氏之后也”,傈僳族中此姓之人为最多。

而且,在傈僳语中,蚩字有“刀砍”的意思,因此近年来有傈僳人改起汉姓,直接自称姓“砍”。

2、黎姓黎姓也是蚩尤的后代。

蚩尤本是九黎的首领,在神农氏衰败后,率部落崛起于南方,在向东方扩张时打败了炎帝。

此后,涿鹿之战黄帝获胜,九黎退出了中原。

据记载,九黎之人多数归顺了黄帝,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黎民百姓”。

少昊金天氏时,九黎部落成为诸侯之一,其首领曾被封为火正官,主要掌管民事。

商朝时,九黎建立了两个诸侯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附近,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附近,其国民均姓黎。

黎姓在西周时发生了分化,周武王灭商,把商汤的后裔分封在黎国的旧地,与九黎之人混居。

因此,黎姓也有大量的人氏出自尧帝。

3、邹姓、屠姓屠姓同样出自蚩尤。

蚩尤战败被杀后,不愿屈从于黄帝的余部,带领族人远走彭蠡、洞庭之地。

另有大量蚩尤旧部,向黄帝表达了归顺之意。

这些就此留在了中原地区,并被黄帝集中迁居到邹屠之地居住,并且按照炎黄氏族的传统,以地名为姓,形成邹姓、屠姓。

西周时,邹、屠二姓立国,称为“邾娄”国,依附于鲁国。

战国时,鲁穆公把“邾娄”国改名为“邹”国,其后人均以“邹”为氏。

邹屠之地位于今山东境内。

《拾遗记》曾记载:“轩辕去蚩尤,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

4、莫姓莫姓也来自蚩尤。

涿鹿之战后,蚩尤余部出现明显分化,不归顺的旧部远走边疆,成为上古三苗部落联盟的祖先。

在众多部落中,在如今的布依族中,有人就以“莫”为姓氏。

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部分莫姓人家迁居中原,最终与中原各姓氏联姻。

但是相对于蚩姓、黎姓、邹姓和屠姓来说,莫姓的来源更复杂,它还源自于姬姓、芈姓、妫姓、鄚姓,得姓始祖最早可上溯至颛顼帝。

所以,莫姓人也可以说是蚩尤与炎黄二帝的混合体。

中华独有的姓氏文化,深藏着华夏民族不断与外来民族、少数民族融合的密码,解读一番后,你会有这样的一个发现:华夏民族以炎黄子孙为中坚、核心,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不断融合九黎、东夷、三苗……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基因的大家庭。

其实无论是蚩姓、黎姓、还是邹姓和屠姓、莫姓,都已与华夏民族结成一体,在秦始皇完成大一统之后,姓氏隔膜已退化甚至完全消失,所有姓氏都视中原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国。

参考文献:《史记》、《郑通志·氏族略》、《拾遗记》、《风俗通义》,感兴趣者可以详细一读

我们常以炎黄子孙自比,亦有华夏之说,但值得提及一点,这些说法都来自古籍文献记载,其中不乏神话传说。

考古探索虽有远古文明的发现,但由于缺乏远古文字出土,故而这段历史是否列为信史并未得到学界一致认可。

我们尚且按照历朝历代的史料文献来看看炎黄子孙与蚩尤后裔有何区别。

(蚩尤漫画形象)炎黄与蚩尤的战争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普遍认为由采集、渔牧、狩猎等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发展为文明的进步。

华夏祖先完成这一生产方式过渡的就是神农氏部落,后单指该部落首领炎帝,他发明了农耕生产工具耒、耜,让华夏进入原始农耕文明,神农氏部落也成为华夏大地上最强大的部落。

“炎”字的含义也是指该部落懂得使用火,当时是新石器时代,人家都已经吃熟食了。

炎帝并非单指一个人,而是神农氏部落的领袖统称,如“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共计传承五百三十年。

按照《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所处的时期正值神农氏部落走向衰落的大后期。

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怎么还会衰落呢?原因在于农耕文明的发展,改变了以往抱团游居的生活方式,那些定居在不同区域的社会组织发展成为若干部落形态,并各自拥有首领,从而削弱了神农氏部落的统治地位。

所以有了帝王之分,原神农氏部落领袖称为炎帝,其他分支部落领袖称为王。

这些称呼也不由令人想起春秋大礼、秦朝礼制发展时的等级划分,这些神话传说很可能是杜撰出来服务政治的。

“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

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

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龙鱼图》在《孔子三朝记》中,就写道“蚩尤,庶人之贪者”,很明显是用来区分炎帝的高贵,以及蚩尤的卑劣。

《龙鱼图》中也以炎帝为正统,并引上天神灵相助,最终制服蚩尤。

这些记载的政治意图非常明显,天子、诸侯、庶人的概念早已被赋予神话,因为周天子是黄帝后裔。

不论后世如何定义炎帝与蚩尤的等级划分,二者之间的战争中,炎帝部落起初并没干过蚩尤的九黎部落,后与黄帝部落联合,得玄女之助,才战胜并杀死了蚩尤。

蚩尤后裔姓氏演变我国古代姓氏的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

“天道”是指一切事物的规则规律,体现为各部落的图腾,例如白鹿、苍狼等,这些图腾就是姓氏形成的根源。

姓氏的出现也代表着文明的进步,它是一个部落区分于其他族群的标志,所以最初的姓氏就是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正如炎帝神农氏,其部落也应该称为神农氏部落。

由于每个部落都需要繁衍生息,所以以部落起源的名称延续下来,就成了姓氏的传承,代表着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也就是宗族。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志》本身姓与氏并非一个整体,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而氏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

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例如秦始皇嬴政就是嬴姓赵氏,嬴姓代表其父族的血脉延续,赵氏可理解为其母亲赵姬的血脉,也可理解为出身于赵国,代表着一个宗族的分支,用来区别家族子孙处于何处。

简单来讲,姓就是一种族号,氏则是姓的分支,秦汉以后姓氏合为一体不再区分。

“蚩尤,姜姓诸侯耆(黎)田子邛之支庶,同母弟八人,族孽兄弟七十二,共八十一人。

——《姓氏寻源·路史》炎帝部落的神农氏单指氏,他是属于姜姓部落的分支,清朝学者张澍在《姓氏寻源·路史》中阐述过蚩尤的来源,追本溯源亦是发源于姜姓部落,所以蚩尤与炎帝很有可能是同宗同源的不同支派。

而炎帝与黄帝属于不同源头,上古八姓为姬、姚、妫、姒、姜、嬴、姞、妘,黄帝属姬姓,由于生产方式的进步,子孙后代迁移定居,形成诸多氏族支派,这些氏族在秦汉以后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姓”,这得益于姓氏的合二为一!(炎帝雕像)“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三语》例如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这里指的就是氏的划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姓。

炎帝也是如此,其姓为姜,后发展出来的吕、谢、齐、高等姓氏,都可理解为姜姓的不同氏派,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郡望”的产生,最终都成为百家姓的一员。

也有一种说法是部落首领之子是有资格得姓的,黄帝之子的十二姓皆指真正意义上的姓,而非氏的支派。

(蚩尤雕像)再回到蚩尤这个部落,蚩尤是九黎族部落的首领,有些史学家认为蚩尤部落就是西南少数民族的部落联盟。

他们向黄河流域发展,严重威胁到了以黄帝和炎帝为核心的华夏部落,故而上古时期的中华大地上才会发生战争。

蚩尤兵败后,黄帝将其杀死,其部落民众统统被炎黄两部吞并融合,所以蚩尤部落也可以算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

(邹屠之地部落复原)据现代学者考证,蚩尤后裔演化的姓氏主要有两个,即“邹”、“屠”这两个古老姓氏。

邹姓在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十六位,其中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邹乃追溯至舜帝姚姓。

另一支就是蚩尤战败后的后裔,他们在鲁西地区扎根下来,为避免战争,将部落改称为邹屠氏。

屠姓也是如此,一支是商朝王族后裔,另一支则是邹屠之地的蚩尤后裔。

再有一个今天不常见的姓氏——“蚩”,字面意思与蚩尤有关,《明伦汇编·氏族典》记载:“蚩氏,蚩尤氏之后也。

这个姓较受偏见,尤其是现代学者将古苗人、羌人与蚩尤后裔联系。

封建社会中苗人、羌人因战乱迁移不断,也曾爆发过集体性暴乱事件,因而此姓氏人群或为避乱、或为逃避追究,在迁徙中更姓现象较多,此姓在传承中越来越少。

(九黎部落复原)另一个与蚩尤九黎部落有关的姓就是“黎”姓,此姓被认为是“九黎之后”,蚩尤也被称为“九黎之君”,但在“正统思想”下,古籍中将少昊认定为九黎先祖。

而《尚书》中有载“西伯(周文王姬昌)戡(战胜)黎”,《史记·周本纪》也记载过商纣时西伯败耆国,这些与蚩尤源于“姜姓诸侯耆”正好能够对应,说明所谓源于商周的汉族黎姓,本身就与蚩尤有关。

综上所述,蚩尤后裔中延续下来的姓氏主要有邹、屠、黎、蚩四个。

现在有些学者追本溯源,将郝、邓、谢等姓氏也归本于蚩尤九黎。

总而言之,不管是哪个姓氏,不论是炎帝、黄帝,还是蚩尤的后裔,现如今的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的一分子,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饮着同一方水,说着同一种语言,骨子里流着同一种血液。

听泉 2023-08-25 13:01:06

相关推荐

在西周以下哪一个诸侯国是功臣国

在西周以下宋国诸侯国是功臣国,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
展开详情

伊洛纳银猫在哪里抓

1、玩家可以在菜洞1层、2层的位置刷出银猫,玩家将银猫打出表情就可以进行捕捉了。2、地宫中的银猫属于中立,玩家无法进行抓捕,不过可以使用瓶子砸,砸成敌对的之后就可以抓了,也是打出表情之后进行抓捕。3、玩家在捕捉...
展开详情

土木工程帽子的区别

土木工程在工地佩戴的安全帽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四种颜色。红色为管理人员;黄色为运行值班人员;蓝色为现场作业人员包括检修、试验、施工等;白色为外来检查以及参观人员。...
展开详情

表白的暗示

1、让我为你唱一首简单的小情歌,你来轻轻的和。让我们放飞心头的白鸽,是我们爱情的歌颂者。让我送你海边一起捡的美丽贝壳,细数很爱很爱你的快乐。2、你一句问候,仿若天籁音;你一个微笑,似比春风暖;你一缕长发,堪如银...
展开详情

单位复工申请怎么写

复工申请书的格式:本人xxx,因xxxxx(原因),导致此次旷工行为发生,现已认识到错误,保证以后不会再犯此类错误,特此向xxxxx申请复工。申请人:xxxxx年xx月xx日为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企业主体责任,严格...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1、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2、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3、横批:可心就好。
上联:良辰吉日喜迁新居;
下联:人兴家旺宜住高楼。
4、横批:乔木莺迁。
上联: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下联: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5、横批:栋宇聿新。
上联: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下联: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6、横批:方寸福地。
上联:添居室金玉满堂;
下联:栋梁起流芳百世。
7、横批:四海升平。
上联:一马平川进新居;
下联:珠光宝气福满堂。
8、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9、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亏除去部首有多少画

“亏”字除去部首,还有两画。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虧”始收录于《说文解字》,许慎认为是形声字,从亏雐(hū)声,本义指气不足,引申泛指缺损,再引申指短、少、差欠,又引申为毁坏,还引申为道义上的亏欠、对不起。又作幸好、幸亏讲。另外“亏”也表示讥讽。

疾行的意思

“疾行”读音jí x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快速行走。
出处:
1、《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疾行,至于鄂渚,遥望大江,茫茫浩浩,波涛万顷,无舟可渡。伍员前阻大水,后虑追兵,心中十分危急。”
造句:
1、他骑马疾行,在父亲咽气前到达了家中。
2、大队骑马背枪的胡子在山道上一路疾行,偶尔一两个山中猎户看到这群胡子,无不躲得远远的。
3、适才我看到你骑在疾行的巨无霸背上,仍然谈笑自若引吭高歌,如此临危不惧,气定神闲的大将风骨,岂是平常人所能及的。
4、杨龙和林凤仙驾着火龙,在万丈虚空之上穿云破雾,瞬息千里,飞速地朝着东南方向疾行而去。

会操是什么意思

会操,读音为huì cāo,汉语词语,意思是会合举行操演。该词是一个军事术语,古今语意不同,在清朝末年,又称为秋操、大操,意指新军的军事演习,在今天,专指军队的队列训练。
出处:《大辞海·军事卷》:“会操:集中部属对已训课目、内容进行的操演。多用于队列训练,目的是检验训练效果,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常由连、营、团级单位组织实施,并组成评判组,按指定的单位或个人顺序轮流操演,结束后进行讲评。”
造句:
1、每天早晨,同学们在操场上会操。
2、我今天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以检阅官身分出席这次结业会操。
3、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结业会操,再一次以检阅官的身分,与入境处的结业学员见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