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

无为野老
精选回答
公车上书的公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

1、公车上书,是指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2、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公车上书的目的是什么?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公车“称谓始自汉代。

汉代取士主要通过征召和察举,被征召和各地举荐的士子乘公家车辆赴京都,后相沿以“公车“作为各省进京会试举人的代称。

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反对。

康有为联合在北京会试的十八省举人1300余人联名上书,提出“拒绝和约、迁都西安、练兵抗战、变法图强“四项主张,并于5月2日将上书递到都察院,要求代呈光绪帝。

都察院以《马关条约》已签字、无可挽回为由拒绝代呈。

但书上的内容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和官吏中辗转传抄,广为流传。

这次上书史称”公车上书”。

以此为起点,维新变法思潮迅速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公车上书,一般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200多名举人,联名向光绪上书的事件。

上书的背景1895年2月,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成为近代中国一块至今不愿为国人提起的伤疤,宣告中日甲午战争全面失败。

清政府一败涂地,在日本压力下,只得求和,最终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万万两的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大哗,条约之丧权辱国激怒了朝野内外,从官员到举子,上书、请愿不断发生。

上书的真相“公车”并非指公交车,它是一个古代专指名词,是汉朝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

《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朝代更替后,公车这个部门虽然没有了,但这个名词却流传下来,成为入京请愿的别称,也指入京参加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公车上书,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它是怎么来的呢?来自康有为自撰的《我史》:“朝廷命李鸿章赴日求和,议定割让辽台并赔款二万万两。

3月21日谈判电报抵达北京,我提前得知消息,马上让卓如(梁启超)去鼓动各省。

先鼓动了广东举人上折子抵制和议,湖南举人随声附和,28日两省举人同时呈递奏折,广东80余人,湖南全省参与。

我与卓如又分别拜托朝中官员进行鼓动,各省举人均极为愤慨,连日上奏,奏章堆满都察院……我认为士气可用,遂召集18个省举人在松筠庵集会商议,签名者达1200余人,我用一天两夜时间起草了一份万言书,内容包括拒和、迁都、变法三大项。

卓如、孺博(麦孟华)连日抄写,传遍京城,士气愤涌。

4月8日前去投递,都察院以皇上已在和约上用玺,事情无法挽回为由,拒绝接受上书。

到了现代,这个说法屡遭质疑,被认为漏洞百出,严重作伪。

2005年北大历史教授茅海建发表的《“公车上书”考证补》,在其中很有代表性。

茅教授认为:“公车上书”是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组织的上书,其数量多达31件,签名的举人多达1555人次,且上书已达光绪的御座;另一个是由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举人联名上书”,那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

而且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举人联名上书”,并不是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观点当然会有争论,不过现代许多学者,根据史料和文献,都已得出康有为所谓的组织举人联名上书,事实上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只是康有为自我吹嘘,为自己脸上贴金的杜撰。

在当时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光绪亲政后,清政府内部已经趋于求变,即使是保守派的徐桐和荣禄,也曾对变法做过努力。

作为慈禧的亲信,他们的意思实际上也是慈禧的意思,就算是慈禧,也意识到了不变则大清要亡的道理。

康有为不是所谓上书行动的领袖,当时,他只是同各省举子一样,并没有什么名声,各省举子当然也不会听他的。

十八行省“公车”绝大多数都没有参加康有为组织的签名运动,他只征集到80名广东人的联署。

而仅仅是另一名广东举人陈景华就鼓动了一场280多人签名的“广东公车上书”,远远多于康有为。

康有为自认为是1895年公车上书的领袖,其号召力却远不如一个陈景华,这是怎样的一种尴尬?康有为其人,人品在这里不再多说。

说他是近代以来最早意识到靠宣传上位的政客,最善作伪、没脸没皮的文人,大概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

康有为如同罗贯中一样,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手段用得炉火纯青,不过,罗贯中写的是演义,康有为写的可是被当做正史。

上书的意义上书的意义,在于促进了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说是开启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也不能说错。

一方面,举人上书的实际意义其实也有限。

不管是陈景华组织的280多名广东举人的公车上书,还是康有为吹牛的1200多人的公车上书,都是失败的上书行动,不要说皇帝,连都察院都没有收到举人们的上书,既然是流产的政治行动,也就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政治影响。

从维新派的另一名实际领袖谭嗣同身上也可以看出。

谭嗣同是货真价实甘愿献身的维新派,同康有为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谭嗣同在1895年还在家乡办学,并没有出仕。

到了1896年,谭嗣同还在南京候缺。

1898年,谭嗣同回到湖南,在巡抚陈宝箴支持下同梁启超等人倡办时务学堂,宣传革新理论,才逐渐名声鹊起,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被召入京城,这中间,已经隔了整整三年。

另一方面,官员们上书的实际意义很大。

真正起作用的,是从京城到地方各级官员的上书,也就是各种上奏、代奏和电报。

甲午战争失败后,国人并不甘心,从官员到百姓,想要再战之人不可计数。

尤其是《马关条约》消息传来之后,各省极其愤慨,主战的风气蔓延。

不光是地方,京城里,以都察院为首,三名满汉堂官,20多名都察御史先后上奏,其余京官的主战奏折多达三十五封,加上各地地方官的奏折,一时间堆满了都察院,朝野上下,一边倒的是反对议和的声音。

当然,主战还是主和,还要考虑自身的实力,在甲午大败之后,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清朝确实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已没有多少击败日本的把握。

但来自内部和外部强烈的主战呼声,使得清政府认识到了维新变法已是迫在眉睫,不作出改变则大清必亡,所有才顺应民意,有了之后的戊戌变法。

虽然“公车上书”是一次失败的政治行动,但抛开康有为的自吹自擂,它还是有其现实意义,行动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各地纷纷组织学会,发行报纸,它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临窗观景 2023-08-22 16:19:01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