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胡的固定音?二胡学习中固定音高概念的培养

飞花似梦 二胡
精选回答

随着二胡演奏技巧的飞速发展,二胡演奏领域在不断的扩大,一些现代二胡作品大大地淡化了调的概念,使得用首调唱名法来读谱和用调来控制音准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掌握固定唱名法读谱的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培养演奏者固定音高概念则是二胡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胡是由古老的拉弦乐器不断地演变、发展并派生出来的,是一种具有发音婉转柔美,音乐表现力强,见长于表现伤感、抒情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浓郁的拉弦乐器。随着二胡演奏技巧的飞速发展,二胡演奏领域在不断的扩大,一些现代二胡作品大大地淡化了调的概念,使得用首调唱名法来读谱和用调来控制音准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掌握固定唱名法读谱的技巧显得至关重要。

固定音高概念的培养应从初学二胡开始

所谓“固定音高”概念是指以钢琴“十二平均律”声音模式训练而成的标准音高概念。即不论何种调性,均固定使用c大调的唱名,以绝对音高为基础的读谱方法。当调性改变时,调号中出现的变音记号,曲调中唱名音高也要相应改变,或唱高半音或唱低半音,但唱名始终不变。由于唱名与音名统一,识谱比较容易,诚然,固定唱名法音准不易掌握,但只有将固定音高存入脑中,熟练掌握,才能应对音与音之间的各种音程关系,进行逻辑思维,很多二胡学习者不习惯用内心视唱指导演奏,因此在演奏新曲目时,内心没有感觉,为找准音而不断地在琴弦把位上摸音,遇到带有升降号的变化音时更是无法进行演奏下去。唱不准,听不准,谈何奏得准?这种演奏是没有音乐思维的演奏,只能说是机械的再现,不能说是表现,导致学习效率很低,严重影响到了演奏音的精确性,更谈不上情感表达和音乐心理健康。

那么二胡学习者该如何正确地培养固定音高概念呢?

二胡作为一种民族乐器,使用的是一般五声民族调式,在我国的二胡教学中,首调概念占有一定地位,这种状况从普及性音乐教育角度来看,自然无可非议、然而从较强的专业角度来看,仅仅掌握首调概念,对一些复杂音乐作品的读谱与视奏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如此看来,没有较好的固定音高概念便无法全面准确地理解与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对于大部分乐器学习者来说,都是先学习乐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再渐渐地接触到固定音高概念,初学二胡者亦为如此。

一些二胡初学者没有经过固定音高的培养,在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基本音程和固定音高等概念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二胡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是记住了音高的把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顺便讲一些有关音阶、乐谱方面的知识。而如果乐曲中出现了大音程、大跳和转调以及变化音时,学习者便对二胡的把位音产生记忆混乱,音准问题由此出现。这些学习者只能机械地靠把位音的记忆去学习二胡,缺少音乐的理论培养和体验,没有音乐的思辨和觉察能力,更不用说能带着乐感去演奏了。

从很大意义上说,固定音高的掌握程度与二胡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固定音高的感悟能力强,能使学习者理性地记忆二胡音符的把位,因为理性记忆是思维上的逻辑反应,不是靠记而记,而是靠反映在音程关系上的对把位音的准确记忆。

大量实践或资料表明,3岁到6岁是掌握固定音高概念的最佳时期。

这一时期,听觉极为单纯与敏感,在二胡上反复奏响的每个音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需参照任何标准音,记忆与听辨这些音高可谓轻而易举,这是成年人所望尘莫及的。

实践中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者,在接受训练后大都在6岁左右便能轻松自如地听辨与唱出12个半音中的任何一音,这些训练过的学习者对于各种标准音高的辨别准确率为100%。在练习二胡时他们仅靠大脑记忆中储存的固定音高概念便能轻松自如地奏出任何标准音高,即使在一些调性、调式多变、音程发生大幅度跳进时,学习者唱出的音高准确率仍在95%以上。这种表现,在视奏无调性音乐作品时尤为显得突出,其准确率更会令人感到惊奇。

因此,进行固定音高概念培养必须从初学二胡开始,且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培养固定音高概念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众所周知,二胡的传统把位有五个,即上把、中把、下把、次下把与最下把。二胡不像琵琶、钢琴等乐器有相和品,也不像小提琴那样有四条弦来表现出所有音域,二胡是既没有相和品,又只有两条弦表现其所有的音域,音准自然较之其它乐器要难得多,诸如“吉卜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帕格尼尼的“无穷动”,以及比才的“卡门主题幻想曲”等,这些外国作品中最常见的就是有相当多的升降号变化音,而且节奏多以十六分音符为主,打破了以往中国作品中较多的单纯音和慢拍节奏,但只要细细地运用固定音高唱法中的音程关系去思考这些奏法,就显得很简单了。不只是外国乐曲是这样,有些现代的二胡曲目也是如此。

那么学习者怎么才能在二胡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固定音高概念呢?实践证明,固定唱名读谱技巧训练是培养固定音高概念的主要途径。

下面结合二胡演奏介绍几种固定唱名读谱的具体训练方法。

(一)大小调音阶固定唱名法

以C大调和a小调分别代表大调和小调,将这两个代表大小调唱熟,再用其他大小调套唱代表大小调的音响,使用不同调的唱名。这就是所谓的“同音异名”,即指把代表音或音调的音高不变而唱新的唱名。

(二)音程模进构唱与半音阶音程模进构唱

以一个调的唱名进行2至7度音程模进练习,如C大调的上行四度音程模进:Do-Fa,Re-Sol,Mi-La,Sol-Do,La-Re,Si-Mi,Do-Fa,这种训练方法的熟练掌握能使学习者对调式的音响框架感和音阶、音程距离建立起很大的乐感思维空间。而调式半音阶是指以大调式或小调式为基础,由十二个半音构成的音阶。例如在“战马奔腾”一曲中有一组快速半音模进音型节奏,这一小段出现了很多的半音,学习者该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奏出这些半音呢?首先应该以小节为单位地看谱,而不是一拍一拍看。找到每一拍的第一个音,记住这些半音,并连成一条主线,拉到最后的还原La音自然会准。只有很好地奏出这些细微的半音,才能更好地把战场上那种惟妙惟肖、惊心动魄的场面勾勒出来。再如“蓝花花叙事曲”中也有快速半音模进,虽看上去似乎很难,但仔细分析可得出,在大调半音阶中,所有的自然音级不动,下行时大二度用降七级、降六级、降三级和降二级来填补。只有细细地运用固定音高的半音程关系去思考这些奏法,学习起来就会很自如。

(三)调式变音构唱法

调式变音构唱法即临时变音构唱法,这种方法其实是运用代表音程套用法和搭桥构唱法对构唱含变化音与不含变化音的和声音程的构唱,也就是对调性外的临时变化音的练习是行之有效的,其最根本的构唱原则是必须建立在构唱好基本音程的基础之上,即每一个基本音程都有相对应的代表音程:小二度是Mi-Fa,大二度是Do-Re,小三度是La-Do,大三度是Do-Mi,纯四度是Do-Fa,纯五度是Do-Sol,小六度是Mi-Do,大六度是Do-La,小七度是Re-Do,大七度是Do-Si,之所以用这些音程作为代表音,是因为这些音程中没有变化音,是学习者较容易唱准的音程。那么该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呢?如果是要构唱La-升Do,首先要知道这是大三度音程,其代表音程是Do-Mi,然后当唱La-升Do时,运用“同音异名”,脑中想着Do-Mi大三度音响,口中唱着La-升Do。又如构唱Do-降La,小六度音程时,既可以用“同音异名”的方法先唱Mi-Do的音响,再唱Do-降La,也可以用搭桥的方法,先构唱Do-Mi,再在Do-Mi的基础上加一个大三度Mi-升Sol,此时升Sol的音高就是降La的音高了。例如在“长城随想——忠魂祭”一曲中,第一乐段的尾声就有较多的调式变音,甚至出现了增五度和减四度变化音程,如果用传统的五声音阶来练习这两个音程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可行的。而运用调式变音构唱法的话,则简单得多。首先在乐谱中出现的Si-升Fa增五度音程,学习者可以用搭桥构唱法先构唱一个小三度Si-Re,再在Re的上方构唱一个大三度Re-升Fa,通过搭桥的方法来构唱N-Re-升Fa,再到Si-升Fa,这样就很准确地解决了调式变音问题。最后将上面的训练方法运用到二胡上,再用钢琴或其他固定音高的乐器对其音准进行检验,固定音高的概念便会在二胡学习者的演奏中逐渐形成。

总之,在平时的固定唱名法练习中,首先唱熟各个基本音程,尤其是代表音程,然后多唱乐谱,乐谱中会出现各种各样关系的音程,只有唱得多,才能对任何一对音程构唱进行快速反应,才能听得准,自然就会奏得准。

实践证明,用固定音高听觉指导演奏这种训练方法对二胡的音准控制起到了很大帮助,无论是宽窄音程还是含变化音的音程,都能对乐曲中的音程做到心中有数,快速找准把位音,尤其表现在视奏时,仅凭听觉便能判断出视奏正确与否,因为在读谱的瞬间,大脑对乐谱上的音高作出迅速的反映,以固定音高概念为基础的良好的内心听觉已经走在了演奏的前面,因此当奏出的音高一旦与大脑中的固定音高不相吻合时,内心听觉会迫使演奏者很自然地在琴弦上寻找正确的音高。

由此可见,固定音高概念一旦形成后,不仅有利于音准方面的解决,亦能够提高二胡学习者的整体素质和演奏水平,将大大地有益于二胡学习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俗话说:“音准是乐曲的肉体,节奏是乐曲的骨架,情感乐思是乐曲的精神灵魂所在。”固定音高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二胡学习中音准的质量,从开始学二胡时就应练就具有固定音高的音乐耳朵,加强固定音高概念的培养,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弦月眉心 2023-08-15 12:37:41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雾莲要不要去皮

莲雾不需要去皮。莲雾是可以连皮一起食用的水果,但前提是要将其洗干净。从市场买回来的莲雾可先用流水冲洗一遍,再将其放入有少量食盐的清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1-2遍即可食用。雾莲雾莲一般指洋蒲桃,也叫莲...
展开详情

板式家具设计需要学习哪些软件

CAD:主要绘制工具,此软件是家具设计师的重点学习软件。3DMAX:产品建模,场景建模主要展示出产品的特质构造。Vray:配合3DMAX,渲染出产品展示产品三维和各种材质的特点。Coreldraw:产品包装图纸...
展开详情

茂县有多少人口

茂县,在2015年末,户籍人口为11.16万;茂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属高原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39...
展开详情

如何带好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团队

实行人为管理,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管理中去。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尊重和信任教师。善于用人,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注重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按计划定期让老师...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上坡路难走诗句励志

指上坡路难走的诗句励志:
1、屈原(先秦)《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2、李白(唐代)《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李白(唐代)《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译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直到蜀国的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汉字是音节文字吗

汉字是音节文字,音节文字(Syllabary)是表音文字的一种,以音节为单位的文字。代表性的有日语的假名。像假名一样并非音素的组合,各音节有独自形状的音节文字,在世界上也是相当稀少的。
元音区别:
两个音节如果有相同的声母,元音附标文字将有相同的基字,通过不同的附标表示音节内有不同的韵母;而音节文字则无相同符号。比如音节(ka)、(ki),日文片假名写作カ、キ两个截然不同的字符,所以算音节文字,而印地语写作क、कि,都有共同的基字क,所以算元音附标文字。
音素区别:
韩文(谚文)将表示音素的字母按音节组合起来写成一个方块字,但其实它并不属于学术定义上的音节文字,而和拉丁字母一样属于全音素文字,只不过它的字母排列不是线形拼写,而是依照音节块形拼写而已。

高考报名只能在电脑上报吗

高考填报志愿在手机上填和电脑上都可以。但是手机上填容易出现乱码,造成填报错误。电脑操作方便,不容易出现数据失误。因为用手机填报志愿,系统不同,容易造成填报错误,为了更为直观方便的进行志愿填报建议还是使用电脑。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慎重考虑并准确填报志愿预填表。考生可运用“志愿辅助系统”生成夏季高考平行志愿的志愿预填表。
2、考生志愿是投档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不得由任何人代替。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学生统一设置报考密码,不得干预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也不得接受考生委托填报志愿。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翻译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翻译: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出自先秦左丘明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此文作为记叙外交斗争的一段史体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原文节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此文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即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史人物。楚国两位使者,特别是作为楚成王“特命全权代表”的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以及齐桓公那种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让我们过目难忘。总之,阅读欣赏此文,不像是读史,倒像是看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外交斗争话剧。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