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订婚需要准备什么

流年浮生 结婚攻略
精选回答

订婚是一件和结婚一样隆重的事情,所以新人们也需要提前弄清楚订婚需要准备什么东西,不要等到临近订婚日期了才慌慌张张准备,那样会给长辈们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对于新人自己来说,也是互相不尊重的体现,说起订婚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甚至会和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搞混,所以小编今天就想来告诉大家订婚要怎么准备好各种东西吧。

一、农村订婚需要准备什么

1.聘金

订婚的时候,男方需要准备好聘金,在订婚仪式上送给女方。聘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彩礼钱,可以给现金红包,也可以给银行卡。根据地方习俗不同,聘金的标准也不一样,几千到几万的都有。

2.聘礼

不管是农村订婚,还是城市订婚,都要准备聘礼。聘礼一般是六样礼或者是十二样礼,根据当地的婚嫁传统来准备。除了常规聘礼外,还要准备三金首饰或者是五金首饰,这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3.媒人礼

如果男方和女方是经由媒人介绍而认识的,那么举办订婚仪式的时候,也要邀请媒人参加。在仪式之前,要准备一份媒人礼,以此答谢媒人。新娘和新郎都要准备媒人礼,但是新娘要比新郎给得少。

二、农村订婚流程

农村订婚流程步骤一—背见

男女双方,经媒人介绍,约定日子地点,较好次见面,叫背见,即私下(不为人知)见面。过去背见,只是见个面而已,甚至连话都不说,所以就有“走马观花”的成语笑话。旧时候,还有定娃娃亲甚至指腹为婚者。背见以后,若双方较好感觉良好,这才正式谈婚论嫁。记住,背见背见,见见而已,双方一般不交换什么礼品的。

农村订婚流程步骤二—打听

男女双方背见以后若无意见,仍不能草率定事,还得有一个双方互相打听的过程。现代人科学观念较强,儿女定亲,要查祖孙三代,家风人品首要,家族病史为先。打听主要途径有,在邻里间查访,通过熟人了解,通过双方就读过的学校了解,通过双方工作单位了解等等。既要打听男女双方的个人情况,还要了解双方父母甚至祖辈的情况。经过双方打听,无异议,方可进行下一步交往。

农村订婚流程步骤三—繎花

繎花,就是将花繎住,花,比喻对象(奥,现在叫女朋友)。取谐音,名曰“提繎棉花”。过去一般由男方给女方家提棉花,五斤到十斤不等,意思上有即可。这中间要有媒人搭桥,双方背见、打听之后,媒人征求双方本人及父母意见,双方有意者,才提“繎花”之事。实际上是男方对女方的进一步考察。因为提繎棉花男方必须到女方家里去,通过观察其家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了。女方也对男方有一个进一步了解,通过双方不断了解,以免“走马观花”而看花了眼。

农村订婚流程步骤四—仪式

经过上述程序,双方已经比较了解熟悉了,然后选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其实,我这里给起了个学名叫订婚,在扶北,一般叫“看屋里”。到了“看屋里”这一步,婚事已经十拿九稳了,所以说,看屋里,只是个程序或者说托词而已。看屋里,一是女方看男方的家庭情况,这是次要的,二是男方给女方搭彩礼,这才是主要的。但是,既然名曰“看屋里”,就得“看”,谁看?因此,女方就得来方方面面的人士,主要有舅家、姨家、姑家代表和女方的父母甚至伯父伯母叔父叔母等,而男方的亲属也不能少,一般是对等的。

三、男方什么时候下聘礼

1、提亲当天

在确定两人结婚吉日之后,男方都会正式到女方家拜访,也算是名义上的正式提亲,男方可以将这一天当做送彩礼的日子。当然也不是所有地区都会有提亲的说法,所以也不是都在这天送彩礼。

2、订亲当天

订婚对于提亲相对来说更加正式一天,所以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在订亲当天将彩礼送到女方家。订亲当天不仅女方父母在场,女方的重要亲戚朋友也在场,更能体现男方对女方的重视程度,也让订亲更有排面,女方男方也更有面子。

3、婚礼前一天

如果没有订婚这一说法,那么可以将送彩礼的日子定在婚礼前一天。不过这时间送可能由于女方家里忙着准备婚礼,没有精力照看到彩礼。不过提前一天将彩礼放在女方大厅,第二天的宾客自然就能看到彩礼,彰显自己的大气。

订婚仪式需要准备的东西在农村和城市其实差别不大,只不过可能农村地区更加注重传统,需要准备的东西更多一些,但是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订婚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因为一般来说订婚是告诉身边的人,自己要结婚了,所以希望大家都要重视订婚仪式,不要随随便便对待哦。

我爱这繁华世界 2023-08-02 17:24:39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