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司凤和璇玑洞房原文

叶自飘林
精选回答

他用脚拨开门上竹帘,将璇玑抱到床边,小心放下,转身正要打水给她洗脸,不防她又使劲拽住他,大叫:“你真的要走!”禹司凤只得折回去轻轻拍着她,“不,我打水而已。乖,你醉了,好好睡着。”

璇玑哪里肯听,满床使劲折腾,要找崩玉砍人。禹司凤的衣服险些被她扯坏了,他又不忍大力制住她,只是伸手揽她入怀,柔声安抚,谁知她扯着他,只是哭,先是嚎啕大哭,像个小孩儿,最后却慢慢低声下去,似是累了,终于松开他,反身倒向床头,沉沉睡去。

禹司凤被她折腾得满头汗,好容易松一口气,先去打水,拧干了帕子替她擦脸,谁知她突然抬手抓住他的衣领,用力一扯,禹司凤一时不防,一头栽倒在她身上,只觉她两条胳膊死死抱着自己,嘴唇贴着他的耳朵,低声说着什么,他听不清,不由低声问她。

璇玑忽而宛转相就,狠狠吻上他的唇。天旋地转,他竭力克制,颤抖地伸手要推她,可是指尖触到她细腻的颈项,却忍不住细细摸索下去,轻轻解开她的衣带。

璇玑先是觉着热,无比的热,跟着却慢慢凉下来,仿佛有风吹在赤裸的肌肤上,还有轻柔的吻落在身上。她半睡半醒,抬手去捞,却抓住了一把长发。

身上有人发出“嘶”地一声低呼,跟着那人却低低笑道:“醒了”她动了动,别过脑袋咕哝一句什么,继续陷入昏睡。那人似是不打算放过她,细密地在她滑腻的颈项上吮吻,有力的指尖,拂过她的肌肤,所到之处,像有火点流窜。

璇玑呻吟一声,忽觉自己被人紧紧抱在怀里,赤裸的肌肤相贴,热度惊人,那人贴着耳朵和她说着话,喃喃念着她的名字,让她快些醒来。她微微一惊,有一瞬间的清明,睁开眼来,正对上禹司凤黝黑的双眼。

他那样深深地看着她,眼睛里倒影出两个小小的她。长发凌乱在枕畔,拂过她的脸颊,又凉又痒。她忍不住用手抓住他的头发,放在唇边吻了一下,唤他:“司凤……”他“嗯”地答应了一声,捧着她的脸,缠绵而又热烈地吻上去。

她似乎又醉了一次,从身体到内心,完全是柔若无骨的,什么都给他,全部交给他。世上只有他可以。切切纠缠着的或许不只是身体,还有她的心和魂魄,与他严密地交缠在一起,谁也不想分开。

如果不是那种可怕的疼痛,她会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璇玑疼得满身冷汗,突然就清醒过来,抬手用力推他,可她居然半点力气也没有,发出的声音也妩媚得令她吃惊:“好疼——是伤口……伤口又破了”她以为是烫伤的地方又不小心弄破,不过很快她就发现完全不是。随着他的动作,那种疼痛越发剧烈,简直像要尖锐地刺入魂魄深处一样。

她无助地撕扯着被褥,撑不住痛哭失声。他要侵入她的魂魄,窥看她最深沉的秘密,那种无措又仓皇的感觉是如此可怕,她好像马上就要失去什么,再也找不回来的。

只有抓着他的肩膀,低声哭泣,狂乱地低呼他的名字。她好像找不到他了,如今在眼前的人或许不是他,而是另一个陌生人,因为那种疼痛如此难堪隐秘,一生从未体验过。禹司凤柔声安抚着,“嘘……别哭……好啦,我在这里,璇玑……在这里。”他抚在她脸上的手略带颤抖,缓缓滑下来,抄过她肋下,紧紧将她纤柔的身体抱在怀里。

一切都是那样新奇、神秘,像一个追逐的游戏,她在跑,他在后面追。一直奔跑,跑向斑斓璀璨的夜空,漫天的烟花轰然绽放,流荧如雨,纷然坠落,他们好像也化成千万点荧光,在风中荡漾飘浮,随着莫名的律动涟漪一圈圈扩展,扩展……互相看到了对方魂魄的最深处,互相抚慰拥抱。

是谁说过,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简简单单的八个字,璇玑仿佛在一瞬间突然就明白了其中的真谛。世上原来只有这样一个人,你会甘心将一切都给予他,毫不吝啬。原来是他,真的是他,她如梦初醒。

又不知过了多久,她从昏睡中醒过来,耳边仿佛有人在低声说话,语音模糊,吐词怪异,她微微一动,才发现自己被人抱在怀里,那人正轻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璇玑也不嫌热,往他身上又靠得更近,和他面对面枕在枕头上。对面的禹司凤眼神温柔,笑吟吟地看着她,长发和她一样散乱在被褥上。

“你在说什么”她问,捞起他的一绺长发,细细编织。

禹司凤想了想,笑:“我在说,原来就算知道许多东西,真正做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什么意思璇玑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他笑得很有点不怀好意。过了一会,他又道:“你喝醉了,我大约可算趁人之危。”说罢苦笑一声,如果褚掌门他们知道,只怕他会被大卸八块,想想就有些发寒。

璇玑眯起眼睛,也笑,像一只使坏的猫,慢慢说道:“我若是不醉,你敢么”

禹司凤微微一怔,跟着却吃惊地笑了出来,抬手在脸上抹了一把,笑叹:“你这死丫头……故意的……真是好大的胆子!”他佯做动怒状,在她脑门上用力一弹,璇玑还来不及呼痛,他的唇便盖在了痛处。

“是我不敢走,因为我怕你用崩玉砍我。”他一本正经说着。

“你以为我真会用崩玉砍你吗”她也一本正经地反问。

禹司凤一愣,她却笑道:“我会把你敲昏,然后捆起来。”

禹司凤“啧”了一声,捏住她的下巴,轻道:“捆起来……你要做什么”璇玑低声道:“那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实她根本是瞎说,可是当他再次俯身而上的时候,她突然后悔了,在他急切的亲吻下勉强颤声道:“不……我、我是骗你的……”他恍若不闻,她很快就再也说不出话,浑身都烧了起来。

老骥伏枥 2024-05-09 14:55:19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政通人和的意思是什么5个字

政通人和,汉语成语,拼音是zhèng tōng rén hé,意思是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政治局面。
示例:及擢守严陵,政通人和,始从事于梨枣。——清·鲍廷博《青本刻<聊斋志异>纪事》
近义词:下情上达、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造句:
1、而今我国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2、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3、如今正值盛世,举国上下政通人和,五湖四海安居乐业。
4、既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也要防止职责不清、政通人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机构互相监督,运转有序。

功名成就是什么意思啊

“功名成就”意思是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出自《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功名成就”造句:
1、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功名成就之说,惑世诬民,充塞仁义,岂不是误人子弟。
2、付出终有收获,努力会有结果,功名成就在即,此刻莫要焦虑,心中会有担忧,黎明前的节奏,高考就如行舟,随风随水无忧。前路一片光明,愿你心想事成。
3、垂头丧气,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定会碌碌无为,遗憾终生;胸有成竹,凡事相信“我能做好”,放胆一试,则会功名成就,不枉此生。

意欲的意思是什么

意欲,汉语词汇,拼音:yì yù,释义是指人对某种事物在思想上的欲望。想要。谓心想做某事。出自《淮南子·道应训》:“故人主之意欲见於外,则为人臣之所制。”
造句:
1、把希望建筑在意欲和心愿的人们,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会失望。
2、在你的脑海里,你能清晰地看到你最想得到的汽车和房屋,你最向往的游览胜地,你最渴望的朋友,还有你最意欲达到的地位和身份。
3、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什么意思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的意思: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内里,看见过去就可以知道未来。出自《列子·说符》。
《列子·说符》出自《列子》,《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早已散佚。全书共8篇,134则,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故事。
《列子》全书,始以《天瑞》,终以《说符》,首尾呼应,自成一体。古时以所谓天降“符瑞”,附会与人事相应,叫做“符应”。“符”,有符信、符验的含义。“说符”,即谓“道”与人事的相互应验。全文通过三十余则寓言和说理,对“道”与“智”、“名”与“实”、“形”与“神”、“贵”与“贱”、“时机”与“变通”、“久利”与“暂得”、“持身”与“治国”等多对关系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论述。
世事无常,祸福相倚,因此列子认为,为人处世应当做到“持后而处先”,对于事物的存亡变幻,也应当透过其表面来“寡其所以然”。一方面要“恃道化而不恃智巧”,全身远害,避免重演郄雍的悲剧;一方面也要拥有“授隙抵时,应事无方”的智慧,领会“先迕后合”的圣人之言,进而懂得各种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积来已久的缘由。然而世人多纵欲迷性,重利轻道,贪图一时所莸,不念长久之积,所以才会闹出“宋人拾契”、“齐人攫金”那样的笑话。唯有舍末明本,“归同反一”,因名求实,得其髓而弃其粗,才能一睹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绝妙天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