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是什么意思(次生林)

一树海棠
精选回答

1、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次生林 英文名称:secondary forest 定义: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破坏后在次生裸地上自然演替形成的森林。

2、所属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 ;森林资源学(二级学科) 次生林次生林 植物群落从次生裸地发生,通过一系列次生演替阶段所形成的森林。

3、亦即森林通过采伐或其他自然因素破坏后,自然恢复的森林,因而有时又称天然次生林。

4、次生林( secondary forest)是原始森林经过多次不合理采伐和严重破坏以后自然形成的森林。

5、与原始林一起同属天然林,但它是在不合理的采伐、樵采、火灾、垦殖和过度放牧后,失去原始林的森林环境,为各种次生群落所代替;人工林采伐迹地上栽培树种的萌生林、入侵树种形成的混交林也属次生林范畴。

6、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不仅是木材、薪炭材和林副产品的重要基地,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

7、中国次生林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6.2%,约占全国森林总蓄积量的23.3%。

8、次生林多为幼壮林,常以阔叶树种居优势,林相混杂,乔木、灌木混生,生长率较低,材质不良,利用价值受一定影响。

9、特点 次生林由于人为或自然的长期反复干扰,林内光照增强,温差加大,蒸发加速,多年积累的死地被物迅速分解,地表径流增加,腐殖质层变薄或消失,气候、土壤条件趋向干旱;随之而来的是植物种类和群落类型的旱生化,如苔藓层衰退或消失,原始植被中较耐荫或中性的种类逐渐被阳性和速生的类型所代替。

10、次生森林类型多数萌芽力强,耐樵采,具有结实量多、传播力强、发芽迅速和有抗逆性等特点,因而能在次生裸地上定居,并形成群落。

11、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常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旱生化),从而形成次生群落的人为趋同;又因干扰因素作用的时间和程度不同,使同一立地条件下出现不同的次生群落,即人为分异。

12、当干扰停止,群落通过恢复演替,必然又出现自然分异和自然趋同。

13、这群落的人为趋同和分异及其相对应的自然分异和趋同在一个次生林区内往往同时并存,从而形成次生林区不同地类和不同群落类型的交替镶嵌。

14、越接近居民点和交通线,这一特点越明显。

15、次生林属于不稳定性演替阶段,大多起源于无性繁殖。

16、初期生长迅速,但成熟早,寿命短,不宜培育大径材。

17、如喜光的先锋群落继续受到人为破坏,将发生逆向演替而退化为灌丛、稀树草地,甚至荒地,如人为干扰停止,随着进展演替的进程不断发生树种更替,原始群落中的主要种类开始出现,次生林就由不稳定演替向着更加稳定的类型发展。

18、次生林的病害,主要是干材心腐。

19、病腐率随林龄增长,喜光性强的阔叶树害虫在种类和数量上占优势,多为害嫩枝、芽和叶。

20、类型 次生林可按经营的需要划分类型:①按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早期次生林、中期次生林和晚期次生林。

21、一般用以区别大范围内次生林的性质及恢复速度,供经营规划时参考。

22、②按发生的地区可分为远山次生林和近山次生林。

23、一般反映人为活动的强弱,经营次生林与农业的关系。

24、③按森林自然特征分类的方法较多,有按优势树种和树种组成划分的,有以生因子划分的,有以地形作为主导因子进行划分的,还有以立地条件和优势树种划分的。

25、④按经营措施可分为抚育型、改造型、利用型和封护型等。

26、经营 根据次生林的自然特征和经济条件(交通、劳力、产品销路等),经营措施主要有:①抚育间伐。

27、在具有培养前途,郁闭度在0.7以上的幼、壮龄林中进行。

28、其核心问题是根据林分的演替动向确定采伐木,从而影响间伐强度、森林环境、林分的发展方向和抚育质量。

29、森林群落可根据树种的生态动态地位划分为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

30、更新层的高度与当地林内的灌木层高度基本一致,在1~2米以下;自1~2米开始至主林层的冠层下限为演替层,最上面为主林层。

31、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的树种分布和数量,是区分进展种和衰退种的依据,然后据此确定采伐木。

32、②林分改造。

33、是在密度小、经济价值低或病虫害严重的林分中进行的一种经营措施。

34、目的在于调整林分组成,增加林 分密度,提高林分生产力。

35、林分改造对象包括:灌丛(有特种目的者除外)、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林、生长衰退的多代萌生林、由经济价值低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天然更新不良的低产残败林分,以及遭受火灾或严重病虫害的林分。

36、改造措施主要是根据林分的郁闭度,以及林中空地的大小或珍贵树种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全面或局部地(群团状或带状)伐除原林分,然后全面或局部、或在林冠下栽植珍贵树种(通常是中性或耐荫的针叶树种),以形成高价值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37、③抚育改造。

38、是将抚育间伐与林分改造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方式。

39、在目的树种分布不匀的林分中,对密集的目的树种进行间伐抚育,同时伐除非目的树种,在疏开的林冠下或林墙中栽植珍贵树种。

40、具体方法有:带状采伐,林墙下更新;均匀采伐,林冠下更新;群团状采伐,林窗内更新。

41、④成熟林采伐。

42、⑤封山育林。

43、在交通不便和经营水平不高的地区,或在村镇附近薪炭林的经营及其他副业生产中,封山育林仍是一项有效的经营措施,迅速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途径。

44、可分为全封、半封和轮封3种方法:全封是在封山区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

45、半封是在保障林木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在一定的季节内在封山区开展林副业生产活动。

46、轮封是将林分区划成若干,间隔一定年限轮流封育。

47、在封山期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开封片则允许在一定季节内进行林副业生产活动。

48、我国情况 在中国,次生林占相当大的比重,其面积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一半,且大部分林区均有分布,但其主要树种有一定差异。

49、如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中的兴安落叶松,经火灾或砍伐破坏后,往往形成次生白桦纯林或以其为优势的次生混交林。

50、东北的东部山地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在遭破坏后形成以蒙古栎、黑桦、紫椴、黄波罗、水曲柳、胡桃楸、白桦、山杨等为主的次生落叶阔叶林。

51、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游和汉江上中游两侧的山地丘陵地区,因人类的长期活动,天然林仅见于局部海拔较高的地方,现大部分地区多为以马尾松为主的次生林和部分人工栽培的杉木林。

52、祁连山中段的针叶林,在遭受破坏后多形成为山杨、白桦次生林。

53、为提高林分的生产率和改善林分的质量,对次生林必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以抚育为主,抚育、改造、利用相结合,使其尽快成为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

不浪漫罪名 2023-08-21 18:29:51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秋水伊人在眼前是什么意思

“秋水伊人在眼前”的意思是思念中的那个人就在眼前。
秋水伊人,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shuǐ yī rén,意思是指思念中的那个人。伊人的意思是那个人,多指女性。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见景思念的人。
示例:清·龚萼《雪鸿轩尺牍·答许葭村》:“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循环定义

循环的意思:
1、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
2、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再转。
3、反复地连续地做某事。
出处:
1、《战国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
2、《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3、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寒暑兮往来相继,兴衰兮循环道理。”
4、巴金《秋》四十:“花谢花开,月圆月缺,都是循环无尽,这是很自然的事。”
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回。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回;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谁

“狗尾续貂”的主人公是晋朝的赵王司马伦。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司马伦(?-公元301年6月5日),字子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幼弟。母为柏夫人,“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伦初仕曹魏,封安乐亭侯。五等制建立后,封东安县子,授谏议大夫。西晋建立后,封琅琊郡王,授宣威将军。迁安北将军、镇守邺城,改封赵王。迁征西将军,镇守关中。刑赏不明,激发羌族和氐族反叛。入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
狗尾续貂(拼音:gǒu wěi xù diāo)是一个成语,古代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封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替貂;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用于形容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寓意: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做一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自始至终把它做好。不要在事情接近尾音之时,因为种种原因而写下败笔的结局部分,它会折损之前所有的努力,削减所累积的高度。

是什么数学符号

?不是数学符号。
?这个符号是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用于疑问、设问、反问句等句型的末尾。问号是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用法:
1、选择问句中,选择项较短,选择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
3、对句子里某一词语有疑问,用问号表示。注:这种用法用得不多。
4、对生年、卒年不详或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
5、疑问句构成的文章标题或小标题后面用问号。
6、一般疑问句用问号,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7、选择问句中,问号只用在句末,分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8、倒装问句中,问号放在句尾。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