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解释灵异事件 你能相信自己的大脑吗

轻烟薄雾
精选回答

鬼故事往往发生在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身上,因此,谁说它们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这些故事还会经过口耳相传,来源还往往看似很可信。再加上现今的互联网,这些故事更是被传到了几乎每个人的耳中。

寂静的环境也会让怀疑论者联想到鬼魂之说。半夜的鬼叫声如果不是来自于真正的鬼魂,那又来自于谁呢?虽然研究者们曾经将原因归咎于电磁场和次声波,但闹鬼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许就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在声音中捉鬼

对鬼屋的一种看似可行的解释是,人们的确会对环境中的某种东西产生反应——但实际上,这个“某种东西”比没有安息的鬼魂要平凡得多。

次声波可能是罪魁祸首之一。1998年,英国考文垂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维克·坦迪(Vic Tandy)与同事托尼·劳伦斯教授(Tony Lawrence)一起,以坦迪在一家医疗机械制造商店诡异的工作经历为基础,写了一篇论文。该商店的店员曾报告称,他们产生过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觉得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存在”。坦迪此前均不在场,但有一天晚上,他忽然感到寒冷、阴郁。他检查了房间,确认没有装着医疗气体的瓶子漏气,便又坐回书桌前。这时,他忽然从眼角的余光中看见了一个灰色的形体。而等到他鼓起勇气、准备好好看一看它时,它又影遁于无形中了。

后来,在一次切割金属的过程中,坦迪忽然想到,会不会是声能引起了他和同事的这些莫名其妙的经历呢?他们在1998年发表在《物理研究学会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中写道,在楼房里的一台风扇被关掉之后,那个“鬼魂”就消失了。

但证明这一点就困难得多了。从空调吹出的阵风到地震,有许多东西都会产生次声波。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爱丁堡的玛丽金小巷(一个以鬼魂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中藏了一些次声波制造仪。该小巷如今深埋地下,但在17世纪,它曾是联结一系列高楼的小巷和通道。根据当地传说,当时的黑死病患者就被封在这些高墙之内。2007年鬼节期间,一些毫不知情的观光团来到这里。就在他们在这些毛骨悚然的小巷中漫步时,次声波也在他们身边回荡。

实验结果显示,播放次声波或噪声并没有使报告称产生了诡异体验的人数发生变化。但在那些伴随着次声波进行观光的旅游团中,这种体验的总数的确有所增加,因为有更多的人报告称,自己体验了好几次毛骨悚然的感觉。与此同时,在这些观光团中,约有百分之二十的游客报告称,他们在观光过程中感到周围温度上升。而此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播放噪声的观光团中,只有百分之五的游客报告了这种现象。

这并不足以证明鬼魂是由次声波引起的。毕竟,鬼屋里的人们通常只会感到温度下降,而不会感到过于温暖。此外,在次声波环境下,为什么平均每个人报告的诡异经历增多了、人数却没有增多呢?我们至今仍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电磁场作祟

人们对鬼魂的另一种解释是电磁能。我们周围或许没有鬼魂,但有很多由电线和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场。那么,电是否会为我们营造出一种类似鬼魂的氛围呢?

一些小型实验显示,电磁场或许真的有这个本领。2000年,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 University)的认知神经学家迈克尔·珀辛格(Michael Persinger)和同事一起,使用磁场对一名自称见过鬼魂的45岁男性的大脑进行了刺激。通过磁场,他们设法让这名男子“重新看见”了类似自己多年前见到的鬼魂,同时还产生了相应的恐惧感。研究报告被发表在期刊《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上。

第二年,在同一册期刊上,珀辛格和同事又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一名少女称圣灵使自己怀了孕,并且能感受到婴儿坐在自己的肩膀上。这名少女此前曾经大脑受过伤,但大脑创伤并非产生这种显圣经历的唯一原因:她的床边有一个电子钟,发出的磁脉冲与能诱发老鼠癫痫发作的脉冲很相似。这台电子钟被移走之后,她的感觉立刻就消失了。珀辛格和同事认为,有些人的颞叶特别容易受到干扰,而颞叶恰好是大脑合成信息的地方。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一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弗兰奇(Christopher French)一直在研究诡异现象产生的根源,他表示,从做过脑部手术的病人身上,可以看出颞叶对于人对现实的感受的重要性。当医生刺激大脑中颞叶与顶叶相交的部分——即颞交界处时,他们便真的可以对“灵魂出窍”这一体验进行控制。

在你的脑海里

但弗兰奇和同事没能找到多少证明次声波和电磁场能够解释幽灵现象的证据。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建了一座小屋,希望在这里创造出“科学的”闹鬼现象。参与者需要在次声波和复杂电磁场中待50分钟(也可能什么都没有),然后报告自己在屋子里时产生的感觉。

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在实验中产生了一些诡异的感觉。约有80%的人称自己感到眩晕,半数人称感觉自己在旋转,还有23%的人表示感到灵魂离开了肉体。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3%的人称自己感觉到了鬼魂的存在,8%的人则感到极度的恐惧。

这些实验中,有一些的确仿造出了闹鬼的感觉;但另外一些则作用没这么明显(例如,在一起实验中,5%的人表示自己感到性欲被唤起)。但在研究人员分析数据时,他们意识到,实验条件本身并不重要。无论电磁场打开与否,无论次声波播放与否,结果都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他们还发现,实验个体对暗示的感受水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显著的影响。

“最简单的解释是,如果你对那些容易受到暗示的人说,‘进来吧,你会产生一些诡异的体验,’那么有些人就真的会产生诡异的体验。”弗兰奇说道。

正如弗兰奇的研究说明的那样,闹鬼的真正原因或许就在人类的大脑本身。在1996年发布在期刊《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上的一项研究中,两名受试者被要求写一个月日记,记下在自己家中出现的“闹鬼”现象。结果在这之后,他们忽然在四处都能看到类似鬼魂的东西了。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闹鬼现象之所以会发生,只不过是因为人们会将一些模棱两可的事件误解为灵异现象,然后就会被引导着去寻找更加诡异的东西。

一些基本的人格特征可能会导致人们容易在夜间将某个黑影想成鬼魂。一项近期由加州查普曼大学开展的调查显示,一个人总的来说越是胆小,就越容易相信灵异事件。在另一项2013年8月发表在期刊《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上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相信灵异事件的人更容易相信灵魂载体的幻象,或者相信某件事是某个精神实体蓄意为之的结果。

这一研究基于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经过进化,能够看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图案”。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米契尔·范·厄尔克(Michiel van Elk)指出,想象自己在夜间行走在一片树林里,这时你忽然听见了一阵树枝的窸窣声,你是会继续前行呢?还是会转身逃跑呢?如果你接着往前走,你可能会受到攻击。而如果你选择逃走,则能全身而退。

“安全总比遗憾好。”范·厄尔克说道。

进化理论学家认为,有些人倾向于将特定事件的发生归咎于精神的载体,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相信鬼魂、天使、魔鬼、甚至上帝的存在。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范·厄尔克参加了一个通灵者集会,并让这些相信灵异事件存在的人观察一些由电脑制作的移动的光斑。其中有些光斑经过特意安排,看上去像是一个隐形的火柴棍小人在走路;其它光斑则移动得杂乱无章。实验参与者被要求判断这些光斑究竟是在随意移动,还是受到了某一精神载体的特意驱使(表现成走路的人的形式)。在其中几次实验中,研究人员还向其中加入了其它飞舞的光点,以此来掩饰此前的光斑的移动模式(是随意的还是刻意的),使得这一任务更具有挑战性。

当动画界面清晰明了时,无论是相信鬼魂、还是不相信鬼魂存在的人,都能够轻易地判断出两种移动模式的区别。但在受到了其它光点的干扰之后,相比不相信鬼魂的人而言,相信它们存在的人更容易指出其中的不同,并用精神载体来进行解释。

“即使当屏幕上只有随意移动的光斑时,相信鬼魂存在的人也会称自己从中看出了一个走路的人形。”范·厄尔克说道。

这项研究说明,有些人更容易出现“精神载体”的幻觉,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相信灵异现象的存在。老房子烟囱中吹出的一股气流,或是嘎吱作响的木头,都很容易被他们错认为鬼魂。但范·厄尔克表示,人们目前仍不清楚这种幻觉是由遗传引起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最关键的挑战是,我们需要想出一种将这两大影响因素分离开来的研究方法,好弄清遗传的影响有多大,后天的影响又有多大。”

眼睛会说谎

的确,人们的实验报告往往含有一些水分,我们甚至很难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可信的。范·厄尔克曾进行过一次后续实验,希望复制自己2013年的实验结果,但是失败了。而他怀疑原因是,最开始的那群受试者比其他受试者更希望自己能讨人喜欢。换句话说,他们也许并没有从光斑中看出移动的人形,但为了迎合他们心目中的实验人员的预期,他们过度解读了这些信息。范·厄尔克表示,他们并不是在撒谎。他们解读出的信息对于自己来说是很真实的,连他们自己也信以为真。因此,这只是一个由于大脑处理信息水平不同引起的错误。

该研究中浮现出的问题并非个案,还有其它证据显示,人们的确会高估自己的可信赖性。在一项研究中,弗兰奇和他的团队让受试者观看一则通灵者用思维掰弯金属钥匙的视频。在其中几次实验中,这名通灵者(实际上是一名魔术师)在完成实验后,将钥匙放在桌上,然后说道:“如果你凑近了看,你会发现这枚钥匙其实还在继续弯曲。”

钥匙并没有继续弯曲。但在听到了这句话的人中,40%的人都声称自己看到了钥匙继续弯曲。而相比之下,在那些没听到这句话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表示自己看到了这一现象。

而且,就算有了多个目击者,他们的报告也未必可信。在听到通灵者说钥匙仍在弯曲之后,只要房间里有一个人称自己真的看到了这一现象,汇报称自己看到钥匙弯曲的人就一下子从40%到了60%。

“就算你的汇报结果谬以千里,只要你言之凿凿,就会对其他目击者的记忆产生影响。”他说道。

弗兰奇表示,研究发现相信灵异现象存在的人通常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并容易全神贯注地投入任务中。他们通常也比其他人更容易受错误的记忆蛊惑。例如,有些记忆容易出错的人声称他们记得很清楚,自己是在哪里、和谁一起看了一段2002年巴厘夜总会爆炸视频的。但事实上,那段视频里并没有拍下当时的爆炸场景。

“他们可能只是在回忆自己想象出这段经历时的情景,”弗兰奇说道,“并且他们想象出的东西往往十分真实——比我们这些人想象的更加真实——因此他们更容易产生虚假的回忆。”

换句话说,对鬼魂现象的解释可能比鬼魂本身还要吓人:

“你连自己的大脑都不能相信。”

别过计较 2024-01-15 13:08:38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马致远元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文人代表,号东篱,常被称为马东篱,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作品风格典雅,语言精妙,他的作品在元代时期就很有名气,广受人们的喜爱。马致远的戏曲作品以神仙道化作品为主,故他有“马神仙”...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亏贼是什么意思

亏贼的意思是损害。
亏贼,读音为kuī zéi,汉语词语。
出处:《墨子·兼爱下》:“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出处:《易·谦卦》:“天道亏盈而益谦。”
例句:《战国策·魏策一》:“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近义词:损、缺。

什么是标兵

标兵,读作:biāo bīng,意思是:
1、阅兵场上用来标志界线的兵士。泛指群众集会中用来标志某种界线的人。
2、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或单位:树立标兵;服务标兵、生产标兵、安全标兵、质量标兵。
出处:
1、明沈德符《野获编·督抚·整饬兵备之始》:“但承平日久,仍如守土之吏,无标兵可练,无军饷可支。”
2、《花月痕》第四十六回:“试问各道节度共带枢部之衔,且有标兵之掌,如何说得不知兵。”
3、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他杀得性起,不再同刘芳亮等互相照应,率领着自己的标兵追着一股敌人不放。”
造句:
1、他对自己能当选学习标兵感到十分荣耀。
2、王大伯过去是捕猎的能手,现在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兵。
3、他的母亲不仅在厂里是生产标兵,在家里也是个好主妇,大家都称赞她精明强干。
4、丘盈盈是我们班当之无愧的学习标兵。
5、我们学校中午都会公布星级达标班级,每到念我们几星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七上八下,生怕没有得到了标兵班。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意思

“此之谓大丈夫”的“之”是结构助词,不译。出自《富贵不能淫》。
原文节选: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苏轼哪里人

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