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加冕

火星上的男人
精选回答

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究竟是怎么覆灭的,问题的根源在哪?

拿破仑和他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失败,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野心太大,步子跨得太快了!拿破仑是个天才的军事家,26岁就成了法国远征军的总司令。

这个年纪的我们,大多数人还捧着一份简历在找工作吧?亦或是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却不敢顶一句嘴。

人家拿破仑已经带着几十万人南征北战了。

31岁的拿破仑成为了法国的第一执政,统领整个法国。

他这一生实在是太顺利了,因此让他有点儿忘乎所以。

尤其是在后来一统欧洲大陆的过程中,拿破仑屡战屡胜,所向披靡。

你说拿破仑能不狂妄吗?他这个时候就想放声问一句:还有谁?没有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因为征服欧洲大陆的计划,几乎已经成了事实。

1804年,36岁的拿破仑加冕称帝,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所以说人家是有资格发狂的。

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想要让他灭亡,就先让他发狂。

一、拿破仑的嚣张,引起了英国的反感。

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的嚣张行为,把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给吓得够呛。

他们很担心拿破仑会真的做到一统欧洲大陆,那对英国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因为英国孤悬海外,被统一的大陆吞并,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拿破仑也注意到了这个海峡对岸的对手,他在加冕称帝以后,便组织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对英国海军发起了进攻。

结果法兰西联合舰队全军覆没,制海权落在了英国手里。

从这个时候开始,英国就积极地开始组织反法同盟。

第三次反法同盟建立以后,拿破仑只好彻底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划。

可是英国并没有放弃击败拿破仑,从第三次反法同盟开始,一直到第七次反法同盟结束,全都有英国的踪影,他们就一个目的,彻底击败拿破仑。

由于拿破仑没有强大的海军,自己对海军作战又不太懂,所以压根就搞不定英国,这才让英国不断在背后捅他的心窝子,你还拿他们没办法。

英国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当时他们的宗旨是,谁想做欧洲大陆的霸主,那英国就要打谁。

法国强大就打法国,比如说多次反法同盟就是他们组织的。

德国强大就打德国,比如说一战和二战中,英法联盟对付德国。

俄国强大就打俄国,比如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军收拾俄国。

总之,英国没有一个固定的对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盟友,他们只需要保证欧洲大陆上同时存在多个强大的国家就行,但凡有谁想做老大,他们就要收拾谁,这就是他们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好办法。

二、拿破仑不该匆忙对付俄国。

即使海军上吃了亏,拿破仑也丝毫不介意,为啥?因为他的陆军几乎是天下无敌。

不管走到哪儿,拿破仑的陆军都能够建功立业。

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中,拿破仑的军队都把同盟军给揍惨了,自己也从中攫取到了法国的最高权力。

第三次反法同盟中,拿破仑的实力强劲,不仅击败了联军,还彻底终结了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第四次反法同盟中,拿破仑先后击败了普鲁士和俄国,迫使同盟军再次瓦解,拿破仑还拿到了德国大部分地盘。

第五次反法同盟中,奥地利趁着拿破仑在西班牙,所以偷袭法军占领的德国地盘。

谁知拿破仑匆匆归国,二话不说把奥地利揍了一顿,这回同盟再次瓦解。

现在你知道了,一直到1809年为止,拿破仑基本就没打过什么败仗。

始终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于是乎拿破仑再次感到十分骄傲。

一个人骄傲了,就该干点出格的事情了,他把目光瞧向了俄国。

这个身处欧洲东北地区的庞然大物,始终都是拿破仑想要攻占的地方。

1811年,拿破仑让亚历山大一世继续封锁英国,结果却遭到了拒绝。

这回拿破仑算是找到借口了,连忙带领50万大军进军俄国。

结果麻烦大了,因为俄国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政策,和法军长期对耗。

俄国这地方冬天够冷的啊,不仅把前线的法军冻得够呛,而且连补给线都被俄军给切断了。

最终50万大军,只有1万人从前线撤了回来。

这是拿破仑人生走下坡路的开始。

而俄国并没有打算放过拿破仑。

一顿操作以后,俄国再次联系上了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

共同对付拿破仑。

这个时候的拿破仑已经处于事业的低谷期了,法军也开始有点泄气了。

所以当拿破仑带着40万法军与同盟军较量时,被狠狠地揍了一顿。

莱比锡战役中,拿破仑惨败,同盟军攻入了巴黎,拿破仑只好被迫退位,一切来得就是这么快,这一年拿破仑46岁。

总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慢慢来不香吗?拿破仑总觉得欧洲大陆上,他已经没有对手了。

所以才会先挑战英国,后对付俄国。

这两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几乎没有被人占领过。

英国有海峡撑腰,他们只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就足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至于俄国,那边天气冷啊,只要熬到冬天,什么军队都混不下去。

拿破仑偏偏在还没有稳住大后方的时候,就对这两个国家下手,是不是太心急了?他的思路应该转变一下,先把占领了的地盘经营好,做到稳住大后方以后,再对英国或者俄国中的一个下手,而不是觉得这个不好惹,就换一个,这样会同时得罪两个国家。

拿破仑在入侵英国时,海军遭到惨败后,就应该厉兵秣马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而不是换个对手收拾俄国。

这不是把英国和俄国推到同一个阵营去了嘛!两线作战是最要命的事情,结果拿破仑偏偏要这么搞,这不是狂妄自大过了头嘛!这才是拿破仑和他的第一帝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是权利与资本作祟的结果。

科西嘉岛成长的波拿巴,其祖上,是古罗马帝国时代,被圈入进岛的慕兰尼族群——拿破仑的身高、发色、骨骼结构都明显地证明了其DNA的归属。

拿总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

后来入少年军校,成绩优异毕业后又进入炮兵学校。

他酷爱学习,购书藏书,数学成绩突出,好与科学家结交为伍。

法国大革命后期,正好是拿总大展宏图、意气风发之时。

他科学利用炮兵优势,履获征服大捷,年纪不大,就被授予准将高衔。

在他督战下,数次粉碎反法联盟围剿。

其指挥的六十多次攻防,胜率盖帽,无人能及。

法国大革命及拿总上台,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契合了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利益诉求,解放了与慕兰尼同宗的曾经饱受摧残的猷系资本集团。

拿总征服热那亚、奥地利等的解放行动,一直得到该系的优惠贷款,用于扩招队伍、采购物资、更新装备和随队供给。

拿总取得胜利,资本获利匪浅。

拿总坐大期间,叱咤欧陆,不可一世,一手遮天,不再彻底依仗资方。

这让高利贷者苦不堪言,利润缩水,开始考虑换马。

到了滑铁卢战役前夕,以罗柴家族为领衔的欧陆最大放贷集团,与英伦乔治王和股市大鳄秘密勾结,利用滑铁卢题材,在股市上先多后空,左右其手,信息诱导操控,鸽子跨海密传,把滑铁卢和流动性玩弄于股掌中,大大地赚了一笔。

结果就是,拿破仑被抛弃,法方大败,英方大胜,资本大赚。

没有不透风的墙。

当拿总知道此间猫腻时,为时已晚,身陷囹圄,只能哀叹“是资本抛弃了我!”之前和以后的西方对垒包括两次世界大战,总有高利贷集团的影子,多方下注,胜败通吃。

就是当下的喀布尔,也可以看到枪林弹雨后面的资本密情。

缘分天注定 2023-09-01 16:25:21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芸窗是什么意思

芸窗,读音yún chuānɡ,汉语词语,意思是指书斋。亦作“芸牕”。出自唐·萧项《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造句:
1、并蒂芙蓉映彩霞绣阁花香酒似诗芸窗学友结同心。
2、儿在京身体尚佳,精神亦适,风雨芸窗,友朋甚广,赋诗唱酬,不虞寂寞,媳妇来京反嫌不便。
3、绛桃春暖鱼龙变,向芸牕志绝韦编,功名一字总由天
4、举案欲看德耀妆芸窗学友早栽兰并蒂红花向党开。
5、三载芸窗烧烛短,一篇文论耗时长。

九霄云外的意思

九霄云外,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xiāo yún wài,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非常遥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用于表消失意义动词之后。
近义词: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造句:
1、他贪玩的时候早把老师的教导抛到九霄云外了。
2、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3、小英在路上贪玩,早把妈妈让她买酱油的事给抛到九霄云外了。
4、当你在弥留之际,别人对你的看法造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什么是优美

“优美”是一个美学名词,该词是指美好、美妙的意思。
出处:
1、《后汉书·蔡邕传》:“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
2、《北史·魏临淮王彧传》:“三人才学虽并优美,然安丰少於造次,中山皂白太多,未若济南风流宽雅。”
造句:
1、优美的歌声在草原上随风飘荡。
2、此地山明水秀,风景优美。
3、优美的大自然可以纯净人的心灵。
4、山中绿树成阴,泉水淙淙,风景优美。
5、她的舞步轻盈优美,她的歌声悦耳动听。
6、看晨练的老人们打太极拳的动作伸展自如,看上去很优美。

靡使归聘的靡是什么意思

“靡使归聘”的“靡”的意思是无法,没有。出自先秦佚名的《采薇》。
原文节选: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